引言三周前沙神父辞世当日,我连夜收集、编译了他个人生平和简历,以“热爱华人教会的MEP沙百里神父(JeanCharbonnier)”一文来悼念他,并希望协助我的同胞及海外华人华侨朋友了解这位名声显赫的博士神父是如此爱中国和我们华人
我梦想自己坐在经理或董事长的位置,每天开着小汽车,在大都市中穿梭;有时又梦想着自己成为一个白雪公主,找到了心爱的王子,过着甜蜜的生活;甚至梦想哪天冒出个海外失踪多年的亲戚,把我带到外国去,说洋话、吃西餐
在国内神长教友及海外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进德公益于震后第二天赶赴地震灾区,为受灾严重的皮革区53户受灾同胞发放了急需的大米、食用油及棉被,并为33名在盈江打工的困难缅甸打工人员发放了返乡路费。
(摘自《海外文摘》第8期)这使我想起了利玛窦的一个故事,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南京城中有个笃信佛教的学者李汝祯,官居南京大理寺卿,他对利玛窦提倡“补儒易佛”之说,颇不以为然,想有意折服之。
今天,主教、神父们不能再以堂区、教区、团体和事业机构还不富裕而就对海外灾难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袖手旁观。即使我们还在发展中,也有困难,抑或也遇上了同样的灾难,我们不是更感同身受吗?
等待了数日后,无奈这条道路仍不畅通,于是在6月13日,我们只好取道都江堰,先去此次汶川5·12特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看望在那里办公的汶川县县政府的寥敏县长,与他商洽进德公益及海外合作伙伴援助汶川灾民的计划
照悉尼总教区筹办者估计,海外青年参加者将超过十万人,澳大利亚各省参加者有十万人,悉尼当地亦会有三十万人参加,场面盛大。按大会节目安排,7月15日开幕弥撒礼会在悉尼中心举行,地点稍后公布。
东堂的神父在去年组织教友学习《梵二文献》和《保禄宗徒书信》的基础上,今年特聘请从海外学成归国专门为修生讲课的王金风老师,每周一次,长期系统地给教友讲圣经。
尽管学生以华人为主,但也吸引一些不懂中文的基督徒,如印度人、菲律宾人和在海外出生的华裔教友。对于未来,校长说,“我们目前较少欧洲和南美洲学生,希望日后可在这些洲陆推广福传课程。”
单位上员工诸多,遍及全国及海外各地,同事们之间三年、五年不见面是常有的事,记得最后一次与他共事是四年前在广东,当时是给春节期间留守工地的民工兄弟发送红包,他负责发放,我负责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