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阴谋是注定要失败的。法国的哲学家拉马丁在承认人的这个软肋之时,并不灰心。他分析说:“能力有限,欲海无边;人是贬入凡间的神,他没有忘记天国的一切。”
其实在这条路上的跌倒和失败,并不会使人失去恩宠,这过程是必经之路,是一条灵修的路,其中最糟的是放弃努力,而进入自我满足。若是如此,这才是最没有贞洁的人。
凯旋主义依靠行为和言语来谋生,但这些言行却不经历十字架的熔炉;它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总是认为他们是最坏、有瑕疵和失败的人。
但正是在此时,在伯多禄感到失败的时候,耶稣来了,并重新开始耐心地与他相遇,称他西满,这是伯多禄首次蒙召时的名字(15节)。教宗表示,上主并不期待理想的状况或心境:祂造就它们。
教宗解释道,历史上有过许多奋斗,有些胜利、有些失败;不少前人为此倾流鲜血、献出生命。那些经验的根基,「也是我们今天想要重新省思的社会正义的根基」,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成长和发挥。
在我们身上他们真希望“看到”天主的慈悲能渗透每一个人整个人生,所有的行为、梦想,甚至自己的失败与黑暗:无一例外。最后一提。令人惊讶的是,那天许多在会堂里出现的人,最后道反对耶稣(这就是下主日的福音)。
当你身处黑洞时,你会不自觉的贬低自己、责备自己、痛斥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看不到任何希望,会想起自己种种失败的经历。
再说,基督内所有的一切都是价值,即使是痛苦、失败和死亡,也都如此,但世俗的看法则完全相反。因此,任何与基督分离或与之作对的思想,都将制造没有人性的社会,二十世纪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教训。
受绝罚是因为未经教宗批准而祝圣主教……现在他们承认教宗——尽管仍未完全跟从教宗──绝罚令撤销了……我要说,在这事上我们的公关工作失败了
教会的失败使人更远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