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逾越节是纪念上主在阿彼布月领以色列人出离埃及奴役的大恩(16:1)。所献的羔羊、吃的无酵饼,都是对仓促出发、蒙主救恩的回忆(16:3)。吃“困苦饼”,是要一生记念天主的拯救(16:3)。
晚饭后与神父沟通了一番,就去跪拜圣体。第二天神父就把刘希合送到九户镇长贵村,果不出所料,不久一个邪教分子(男)骑着摩托车来了,在那里讲世界末日,而且说教会没有圣统制和圣事。
他也谈到了圣体圣事的温柔和拥抱冲突的需要。不过他也提醒说,有时候人际关系的问题可能是源于人格的缺陷,如果是这样就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有条件的堂区应为不能来教堂的人送弥撒上门,送圣体到家,让老人能在精神上得到天主的慰藉。
2.在一个炎暑的星期日下午3时,圣体降福后,教友们散去,几个外国神父习惯走到树荫下的大路上消热。那次,我父亲带我正走到钟楼前的广场,遇到了他们,其中一位神父抓住我的双耳,把我提到半空,我父亲在旁笑。
由于长年累月忙于工作,对家中的事情难免有所耽搁,妻子也会吵他几句,可他不愿意还嘴,而是趁活干完有点闲暇时,骑着脚踏车来到教堂耶稣圣体前,把心中的委屈说给主听,这就给了他莫大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泽尼特新闻通讯社对斯蒂芬·罗塞蒂的采访斯蒂芬·罗塞蒂(MonsignorStephenRossetti)目前担任美国联合大学副院长及负责牧灵方面的工作,著有《圣体圣事的起源》
在之前的圣体降福中,在弥撒中,当念到求赐世界和平,教会安定团结时,数次眼含热泪,哽咽难言。诸多德行中,最突出的当属神父的爱德。他说:若望宗徒不是曾经躺在耶稣怀里吗?
金神父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探望老弱病残,为教友送圣体,行圣事,为教外人讲道理,献爱心。在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有天主、教友和传教事业。
离婚者领受圣体的问题,要从整体婚姻牧民来看。当八位枢机在十月一至三日会面时,其中一项他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婚姻牧民照顾切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