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9日杨老师在为他福传的学生俞晓芳做代父,照片提供:陶倍玲杨老师一辈子都把耶稣要我们传福音的邀请印在了心中,并以行动践行之。
天主教法典十项天主教法典明显地論终身执事圣职人员之培育(i)236条:期望终身执事职位者,须照主教团的规定,接受神修生活的熏陶,以及为善尽其本职的课业圣职人员之义务与权利(ii)276条(2)2以圣经圣体双重神粮滋养其属灵生命;为此诚恳地邀请每日参与感恩祭
礼仪的「民众」范畴提醒我们,礼仪包罗一切、不排除任何人、促进万民的共融,但不会划一地样版化,因为礼仪邀请每一位,各按其圣召和特质,各司其职,以建树基督奥体:「感恩祭不是『为我(个人)』的圣事,而是众人的圣事
首先,我们教区在2008年6月25日,在曹庄天主堂举行保禄年的开幕典礼和“传递福音”的活动,邀请教区所有的神父、修女和各堂区的会长、传道员前来参与并号召教区所有的基督徒,在2008年,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教友至少向一个人传福音
因圣召不足导致牧灵工作的压力愈来愈大,而教友的信仰生活也日渐低落,于是,教宗保禄六世在一九六四年把“善牧主日”钦定为“国际圣召祈祷日”,或“圣召节”,目的是邀请并提醒全球教友关注圣召,为圣召祈祷,求天主打发更多工人来收割祂的庄稼
祂邀请我们保持归向天主的纯洁之心(玛6:19-23);祂告诉我们人不能侍奉天主而又侍奉钱财(玛6:24-34);祂说祂来不是为召义人,而是为召罪人(玛9:9-13);祂告诉我们不要怕因信仰而来的迫害,因为我们的头发都被一一数过了
在此,我想邀请你们和我一起再听一遍这段圣经:耶稣沿加里肋亚海行走时,看见了两个兄弟:称为伯多禄的西满,和他的兄弟安德肋,在海里撒网,他们原是渔夫。他就对他们说:「来,跟从我!
福音有关耶稣饱饫群众的记载邀请我们摆脱无度生产和无节制购买食物的恶习,接纳恩赐的逻辑,收集剩余之物,以备来日之需。
吕巴克神父(HenrideLubac),在我邀请你们要读的一篇文章中,定义灵性的俗化为“为教会最大的危险——为就是教会的我们——最背信弃义的诱惑,那常犹如设陷阱般地再产生的,从而让我们常被其它所战胜”。
不同于四旬期的答唱咏(译者加),在圣周一的答唱咏上,教会做出了改变,邀请我们在《依撒意亚先知书》53:2的经文之下阐释这篇圣咏:“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没有仪容,可使我们恋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