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团体中,年轻人们可以互相认识了解、彼此建立友谊,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融洽」。霍斯尼还说,「该团体绝不会固步自封,相反,东正教青年运动非常开放,与城市里其他穆斯林团体及协会均保持友好关系」。
如有人领洗时因为家庭有困难,身体有病或羡慕教友丰富多彩的团体生活,但由于没有系统地掌握教理、教义,一旦遇到不顺的事及世俗的诱惑,他们的信仰就容易动摇,甚至会放弃信仰。
今天,我们要特别将目光转向圣城耶路撒冷——耶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的见证人,以及在圣地所有的基督信徒团体。
(参阅:若10:28;17:3)[1]今年四旬期,在禧年的恩宠下,我有一些反省,愿与各位来深思“一起在希望中同行”的意义,并发现天主的慈悲要我们个人及团体悔改所作的召叫。首先,是“同行”的意思。
在弥撒圣祭中,我们与主耶稣相遇,分享祂天主的生命;在恭读圣经中,我们聆听主耶稣;在教会团体的服务中,我们服侍主耶稣;在我们害怕时,我们投奔主耶稣……我们祈求天主赐给我们敏锐的信德眼光,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认出与我们同行的主耶稣
不过,在人选方面只能由香港和台湾团体负责。’朱修女解释,在香港的拯望会两个小团体共有七八个人。台湾团体人数也不多,而且当时从台湾去大陆也没香港方便。
伯多禄的继承人前往信仰和信徒团体历史和地理上的源头朝圣,耶稣曾在那里打发门徒们走遍天涯,向万民宣讲祂的十字架及复活。
同样,举行弥撒圣祭是祈祷,在天主面前和团体一起祈祷。相反,当我们看到那些很造作地举行弥撒圣祭的司铎、滥用动作时,就很让人惊异。
希望每个注册的青年和团体都能经过这里,来到这两个地方。我们将在朝圣地建造一座慈悲之门,并希望教宗方济各也能像朝圣者那样通过慈悲之门进入圣殿。在圣殿周围我们将设置宽恕区域,以不同语言施行修和圣事。
就是在团体或个人的祈祷中,人能与主相遇。而堂区就是我们在教会中、在天主家庭中,活出信仰的最佳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