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是为了使教会的福传和服务事业借着善会成员更好地发扬光大。
(路9:23)在玛窦福音11章30节他又充满鼓励地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在这两段话中,耶稣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既铺满荆棘而又开满鲜花的圣召之路。
我们要让人领会到,使他人认识基督的热忱与急切地解决物质需求以及社会问题的贡献是息息相关的。
青年人正在有责任地肩负着自己在堂区的使命,堂区要把更多的权利、机会放给他们,让他们去成长,如此他们才能有担当。分享营负责人——刘哲神父的话对各地教会都有借鉴作用。
在这种境况中,让我更多地去肯定我的信仰,肯定我的灵修生活,更接近天主,这是很难得的。人大概只有在痛苦和迫切的需要当中才会投靠天主,那时他会意识到天主是他真正的主。赖效忠神父深有感触地说。
圣依纳爵在他的《神操》“原则与基础”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认识、赞美、事奉天主,并藉此使灵魂得救,其它一切事物都是为帮助人达到这个目的。
老翁又翻了翻书,满怀深意地说:“你当下说的这件婚事不会有结果,你十三年后方可娶妻,她是客栈北边菜贩子陈婆子的女儿。”韦固大喜:“那现在我能见见她吗?”
当人走上绝路的时候,天主会不期然地出现在身边,保护指引他在世的子女。天主会炽热一颗颗冰冷的心,他那份无条件的大爱,会让绝境中的人重新开启生命的新篇章。
后来,我觉得特别感动,因为神父大方地把自己的家借给一些陌生人用,这在其他人身上应该是不大可能的。那个时候,耶稣的影子已经朦朦胧胧地在我心中浮现了。
他亲切地告诉身边的人,生活精采之处就是融和牺牲与享受。作为中国人,作为耶稣会士,作为枢机主教,他能把个人很有深度的灵修,用简单的话「牺牲享受,享受牺牲」,亲切地鼓励旁人,那不是很了不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