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主内兄弟姊妹,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耶稣的警告:“不是凡向我说‘主啊,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而是那些承行我在天大父的旨意的人”(玛七21),借此来提醒自己,督促自己,勉励自己,去行当行的善,去修当修的德
1、区分“讲道”和“见证”我们先来区分“讲道”与“见证”这两个概念:耶稣讲的“道”、传的福音,都围绕着天父之家、天主之国(若14:2;玛4:23),同时他也行奇迹,为人治病、驱魔来辅助所宣讲的天国是真实的
你们却要走出自己,将喜乐和痛苦背在肩上,让生命成为走向天主和弟兄姐妹的朝圣之旅。请你们永远保持行走,不要停下。教会若停下,就会生病,主教若停下,教会就能患病,司铎若停下,天主子民就会患病”。
事实上,世界主教会议是一段「灵性分辨的旅途、教会分辨的旅途,在朝拜天主和祈祷中实现,并与天主圣言紧密相连」。礼仪结束时,代表全体天主子民的25人走近大殿的中央祭台。
因此,我们从一种守教规的信仰转化为生活的信仰,把与天主和与兄弟姐妹共融的生活,即爱德的生活置于中心。我们再一次面对福音的悖论:“藉着服事,而非随心所欲,我们成为自由的人”。
最后,教宗以一篇祈祷词结束要理讲授:大圣若瑟,你以自由之心爱上了玛利亚,为给现实生活腾出空间,你选择放弃了自己的想象,求你帮助我们每一个人让天主使我们感到惊喜接纳生命,不将其视为要防御的一个意外情况,而是一个奥秘
教宗指出,“就如当初那样,如今天主将目光转向悲伤和孤独所占据的地方。我们在生命中能体验到:我们在喝彩中和只顾自己的时候,祂往往无法来探访我们;祂尤其在我们经历考验的时刻来探访我们。
恰恰是他们最先享见降生成人的天主子,而这相遇带给他们深刻的改变」。至于贤士们的身份,福音并未明说。但教宗解释道,贤士们来自「东方的遥远国度,我们会想到当时的巴比伦、阿拉伯和波斯」。
祂——天主子耶稣、在圣三的永恒光荣中由圣父所生——作出了选择:祂离开了神性领域的舒适,完全分担了我们人性领域的不确定性。
教宗在讲道中邀请信众通过聆听当天的福音内容(参阅:路四14-21),默思“圣言启示天主和圣言把我们引向他人”的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