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窦福音20:27-28)这一教导不是对人性抱负的压抑,而是将其引导至更高尚的表达——通过服务他人来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成为仆人不是自我贬低,而是精确定位自我在天主计划中的位置。
(玛11:30)我曾来到你们中间,了解并体验到你们劳苦及艰难的日子。知道你们整天在为生计奔波直到生命的终结,虽然你们辛苦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总也得不到安宁。
《玛窦福音》记载了复活主与宗徒们在加里肋亚的最后一次相聚,地点是在「耶稣给他们所指定的山上」(参阅:玛廿八16-29)。
(梵蒂冈新闻网)圣地耶路撒冷近日又传出惊人的重大考古发现,考古学家最近几个月在革责玛尼庄园发现了耶稣时代犹太人礼仪用水池和十字军东征时期的基督徒建筑物。
这是教宗方济各7月10日在主日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反思当天福音(路十25-37)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形象时所强调的。
(德21:2~4)圣经曾引用《智者阿希加》一件恩将仇报的事:“孩子!你看看纳达布怎样对待了教养他的阿希加:阿希加不是被他活活地逼入地下吗?
我谨代表省天主教两会、北方进德——天主教社会服务中心,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在百忙中莅临开幕式的省民宗厅张兴堂副厅长、省政协民宗委韩建国主任和各位领导,向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的医学界的专家学者、医护工作者、各地的修女
圣保禄宗徒曾多次把基督化生活的培育,视为运动员的操练(格前9:24-27;斐3:13-14;弟前4:7-8;希5:14,12:11)。7所以,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肯定:灵修需要努力与持续的操练。
每个正常人的良心(良知)所判断的善恶准则(先天律法)总不是哪一个人可能“规范“出来的,这只能是全能的造物主(神)铭刻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的"最高法律”;更何况《天主十诫》乃是造物主天主亲自制订的并命令当时的大先知梅瑟
他的伤患必须得到医治,然后再谈其余的一切……教会的司铎必须是仁慈的,对人负责,陪伴人,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洗净他的近人,减轻他的痛苦。这是纯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