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三钟经前的讲话中强调,主显节让我们牢记,耶稣来到世界上是为救赎所有人。主显节扩展我们的视野,向我们表明天主救赎全人类的愿望。天主没有只爱一些有特权的人,而爱了所有人。
大圣若瑟像(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2月9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结束时问候了信友们,借此机会提到他刚发表的《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纪念150年前普世教会遵奉大圣若瑟为主保的盛事。
教宗勉励他们说:你们要做活的基石,懂得在任何地方,在家庭、堂区、学校,传播与耶稣建立友谊的喜乐。耶稣在此圣诞时期来到我们中间,为拯救我们。
本月15日是耶稣圣心节,自本期起,连载“朝拜耶稣圣心一小时”,让我们一起向耶稣圣心祈祷,愿他和圣心感化我们冥顽不灵的心,全心爱慕事奉他。
他谈到第一篇读经所叙述梅瑟见到燃烧的荆棘时,指出天主要梅瑟觉醒到自己的不配。教宗说,梅瑟的经验非常特殊,天主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显示自己。
我们如何真正将光荣归于天主?耶稣在福音中曾说:“我父受光荣,即在于你们多结果实,结长存的果实。”(若望福音15:8)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光荣”的真实含义。
8月28日,是圣师奥斯定的庆日。天主比我更洞察我的内心这句意味深远的话,正是出于这位圣人之口。
教宗讲解耶稣向法学士说的话时,敦促信徒不要太依恋自己的想法,而要与上主同行,不断找到新的事物。当天的福音记载耶稣责斥那些向祂要求征兆的法学士,称他们是邪恶的世代。教宗从这段福音谈天主的惊喜。
这里不难看出一个普遍的人生经验:最早在我们良心中出现的经验是一个禁令;而事实上,最早或最先的却是天主的恩惠。创3:2-3节,女人的答话有浓厚的心理成分,这些成分和宗教生活经验掺杂在一起。
在理论上有天主十诫的第一诫(出二十:3;申五:7),并据此,可以下一个定义:凡对任何人或自然物,施与只相称于天主应承受的敬礼,就是拜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