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那位坚持要看到耶稣伤痕才肯相信的宗徒多默在耶稣受难后,偕同门徒亚代(Addai)、亚该(Agai)和马立(Mari)前往加色丁地区传教,建立了初期教会。
梅瑟;西默盎;葛法翁的百夫长;斐斯托总督79.友弟德80.纳塔乃耳81.黑落德82.拿步高83.亚巴郎84.洗者若翰85.牧羊人86.耶稣的尊贵(耶稣是君王)、耶稣的天主性(耶稣是司祭、真天主)、耶稣的受难
这是由熙雍山至橄榄山之间的一条近路,考古学家在大司祭盖法的府第门前,发现了一条古代的石阶路,耶稣受难的前夕,从熙雍山上高处的晚餐厅带领宗徒们通往史罗亚水池、沿着克德龙山谷上到革责玛尼山园。
教宗指出:很遗憾地﹐与希望的朝圣之旅截然相反﹐移民过程成为求生的受难地﹐他们成为更加弱势者﹐基本人权被剥夺。对此﹐不要忘记非法移民成为贩卖与剥削人口问题的特别对象﹐尤其是妇女和儿童深受其害。
众所周知,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她把所有贫困者、患病者,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
众所周知,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德肋撒修女,她把所有贫穷者、患病者,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
她把穷人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倾尽所能让他们过上有爱、有尊严的生活。在街头,这个瘦小的修女亲手握住快要死的穷人的手,给他们临终前最后一丝温暖,让他们含着微笑离开这个世界。
(一)礼仪年的最高峰圣周六守夜礼的举行是基督受难奥迹与复活奥迹之间的关键;这神圣之夜的隆重庆典,一方面追念主的死亡,与圣周五密切地相关;一方面庆祝主的复活,已经是主日的开始。
基督爱我们,甚至连他即将被负卖的那夜也一如继往地爱我们,他以主人的角色邀请参与受难前的餐宴———最后晚餐。又因他自己的圣死、复活成了分施恩宠的宴会———感恩祭。
教宗说这是斐理伯宗徒为人处世实际的一面;第二件事迹是耶稣受难之前,曾有希腊人询问斐理伯如何能够见耶稣(若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