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14:36)事实上,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不能幸免,痛苦更是人生的常客,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看待痛苦呢?是躲避、视而不见?
在我们的福传慕道中,一些慕道者,甚至一些老教友都会常常向神父提出这样的问题:信仰能给我带来什么?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发问的人是我的一位婶婶。
当时这个村中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曾写下了几首小诗,录于下:一、山中松柏千万棵,独有山顶一棵树。没用人工来修剪,十字圣号空中竖。二、别看圣堂被破坏,可是圣母仍然在。十字圣号常招手,朝圣教友不断来。
终于于1986年12月15日开工,奋战3个月在新联村老堂旧址重新盖起大堂和平房4间。之后,高神父征得修女总院和教区的同意,于1987年在本会口办起了修女分院和医疗站及孤儿院。
期间,前来探望的教友络绎不绝,一位老教友语重心长地对信德网通讯员说:神父为了教会的发展、群养的得救,为了修缮圣堂、牧养群羊,呕心沥血、煞费苦心。
曾经的我,在团体内一直做着照顾老人和厨房的卑微的工作。有一天,我跟长上谈话,她谈到了去外面学习的问题,我也跟她很自然地谈论。
教宗回忆说,他在班吉认识了一位勇敢的传教士,一位81岁的意大利老修女。这位修女从刚果乘独木舟来中非见教宗,与她同行的是一个称呼她奶奶的小女孩!这位修女做护士和助产士,曾经为3200名婴儿接生。
参加慕道班,孜孜不倦地反复阅读《圣经》,翻看各类圣人传记和神父修女以及老教友们无数次的学习交流互动。在我们的信仰里常说的一句话是:认识是服侍的开端。
从那时起我每次进堂望弥撒,不管是念经或唱经都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后来在分享时老会长孟圣英对我说这都是你妈给你求的。我想,应该还有那些过世的亲人们,让我远离的心慢慢走向天主。
自己虽然是老教友但内心的信仰层面是非常薄弱的。这一次的活动让我接触到了我们堂区更多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活力、激情、乐观,并非常的敬爱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