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师穷于应付,最后终于说:“同学们不要再追问下去了,再追问下去,你们就会走向宗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一提示有极大的警示作用,这些同学立即默然。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极深,至今不能忘记。
「恐惧、偏见和虚假的宗教情愫:这是严重不公义的三大祸根、三种『心灵的癞病』,使弱小者受苦,把他当成垃圾丢弃。」那名癞病人体验到的排斥,今天也一再发生。「我们不要认为那些只是过去的事。
他只要遇到你,就开始一个劲儿地向你讲他的信仰,讲他所信奉的那些宗教教义,完全不顾及所处的场合和你当时的情绪,也不管你能否听得进去。他一口气能讲很长时间,甚至不让你插嘴,让人极为反感。
我希望教宗的访问能够为不同宗教信徒之间的兄弟情谊带来新的推动力。
利玛窦在《基督宗教进入中国史》中,经常感念地提到了瞿太素。
二:退隐于本篤会修院 (一)父亲﹑恩师﹑贤妻:陆征祥出生于基督教家庭,陆征祥的父亲一生为教会服务,有着深厚的社会及宗教体验。
宗教艺术1920年代,当时的宗座代表刚恒毅总主教提倡宗教艺术中国本地化,圣母圣心会的会士们也积极地响应了总主教的倡导。陕西靖边小桥畔天主堂在1920年,狄化淳神父设计了32幅天主教要理的图像。
可惜我只知道Teresa和Cecelia,一个在教区主教座堂做彩色玻璃,进行中西宗教艺术融合的探索,一个在教区光启社辛勤耕耘,引进编辑出版了无数宗教和灵修书籍,两人为教区的牧灵福传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金主教非常赞赏的平信徒
从小对宗教了解甚少,只知道宗教是统治阶级麻痹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十几年前其妻因病住院时,偶然认识了一些基督徒。其妻邻床是一位主内姐妹,隔三岔五有他们的弟兄姐妹来探视。
平信徒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逐渐表现出来了;梵二更强调旅途中的教会,重视天主子民的角色;基督徒的灵修观和对圣经的重视都有了重大改变;梵二突出了教会服务人类社会的理念;重视大公合一,尊重其他宗教信仰,开启了与其他宗教和共产党人的对话交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