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随基督走苦路的过程中,始终奉行的是心若止水一般平静,不随顺逆两境左右的出世情怀。
这慈悲给人再造一颗全新的心,也就是耶稣所说的『新皮囊』(路五37)」。教宗强调,「我们能透过复活主的伤痕找到慈悲器皿的关键图像。你若进入复活主的伤痕,进入祂的内心深处,便会找到慈悲。
最后,我们来到三圣亭前,念玫瑰经、唱圣歌、拜苦路,完满地结束了这次朝圣之旅。5月25日平安到家。生活中的朝圣,一要以复活的基督为中心,二要以悔改修和作行动,三要以真诚与明智的态度对待。
(路1:38)2016.07.18
今天老姑姑就是怀着这样执着的精神走过了69年崎岖坎坷的圣召路,这的确是天主恩宠的见证。她经历过多少的磨难考验,品尝过多少的酸甜苦辣,体验过多少的人间冷暖?
在耶稣复活死人时(若11:17-44;路7:11-17;玛9:18-26),我们发现他对死亡有着掌控的能力。
(路二14)今天,这宣报传遍整个大地,抵达所有人民,尤其是那些因战争和残酷冲突而受到伤害的人民,他们对和平的渴望更为强烈。愿遭受折磨的叙利亚人民享有和平,太多的血在那里倾流了。
看路4:17-19的记述:有人把依撒意亚先知书递给他;他遂展开书卷,找到了一处,上边写说: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上,因为他给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贫穷的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压迫者获得自由
耶稣时代,在旷野隐修俨然成为当时时代的一种潮流,如耶稣也在旷野中度过一段时间(谷1:12-13;玛4:1-11;路4:1-13)。
一下车慢慢走了一小段路,就不敢走了,因为身体一动,流血就会增多,幸好一个医生说医院有轮椅,我丈夫赶紧推来轮椅把我推到了2楼的产科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