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是上午第三节和第四节给哲学班学生上课,因为长期的教学经验,我几乎不需要再备课。她的课是整个上午,第一节到第四节。我去旁听她的第一节与第二节课。
当时的犹太人希望主耶稣就是他们所等待的“默西亚”,带领他们走出奴役的处境,赶走罗马人,再建一个“犹太大帝国”。主耶稣就是天主给犹太人所派遣来的“默西亚”,然而,主耶稣却不是他们内心所想象的“默西亚”。
绝大多数的基督徒是“先同天主生活在一起”,再日渐了解天主在自己生命中的行动。每天的祈祷和每个主日的弥撒圣祭祈祷,就是天人相遇的幸福时刻。其次,基督徒的天主临现于人人相遇之中。
我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答:这次“再行登记”不仅是一次人口普查,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启;信仰更新的象征:旧一代因不信而倒毙,只有忠信者得以进入应许之地;使命的再确认:新一代蒙召继承祖先的信仰,准备履行占领应许地的使命
这提醒我们:与死亡、罪恶、外邦偶像有关的任何接触,都必须净化后,才能再进入天主的圣洁会众。问7:火与水各有何象征意义?答:能耐火的器物(金属)要经火炼净象征彻底净化(31:22-23)。
答:他们害怕直接听天主说话会丧命,因此请求梅瑟代他们听天主的命令,再传达给他们(申5:27)。这也预示了耶稣基督日后成为我们与天主之间真正的中保(参阅:希伯来书9:15)。
如圣咏所言:“你们今天若听到祂的声音,请不要再心硬。”(咏95:7-8)《申命纪》第三十章问答——归向的召唤,生命的选择问1:本章在《申命纪》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为何重要?
当年保禄在崇尚知识的雅典“阿勒约帕哥广场”的讲道得到了人们的普遍称赞,然而,当他讲到“从死者中复活”时,人们却失去兴趣说:“关于这事,我们后来再听你吧”(宗17:16-33)。
在读经台,执事向会众致候,并划十字祝圣自己与福音,然后向《福音书》奉香,再恭读福音。问:福音读毕后,执事应做什么?答:福音读毕,执事高呼「基督的福音」,会众齐声应答「基督,我们赞美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