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将出版的《你的天主有多大?》,第23章在痛苦中的自由)。离我们而去的杨道公哥哥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段话。
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一行150人,5月7日,在梵蒂冈保禄六世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演出,教宗本笃十六世出席,并发表讲话,向正在筹办奥运会的中国人民表示良好祝愿。
四位新神父分别毕业于山西修院上海佘山修院,他们是: 王欢庆·安多尼,1983年出生于六合村,2010年毕业于山西修院; 牛瑞刚·安德肋,1982年出生于六合村,2010年毕业于山西修院; 刘剑锋·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再次仔细地阅读一遍这个月的圣言。静心去回想它时,我们就可以发现这圣言是如此美丽了。当有人问耶稣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时,耶稣却没有给予我
在上海要在主日去参与弥撒,我去他家与他爸爸谈谈上海堂区的情况。攀谈后得知,河南四个堂口只有一位神父,主日要走10多里路才能参与弥撒。河南教友惊叹上海的堂口都有神父,交通也便利,参与弥撒很方便。
我们的好朋友天主教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在2013年4月27日安息主怀。我们最后一次与金主教会面,是在2012年10月22日。当时,金主教原则上已不接见中国大陆以外的来宾。
但是,有一位上海拉贝却知者寥寥,他就是法国神父饶家驹,他是第一位为中国难民建立安全区的国际友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号称“中国资格最老的图书馆”,曾是近代上海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同样很少有人知道,这幢看似普通的小楼中,今天竟然仍收藏着全上海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一批西文文献。
温州教区毕业于上海佘山神哲学院的金孟袖,宋学忠二位执事,于2002年12月5日由上海教区金鲁贤主教手中领受铎品,温州40多位教友前往上海徐家汇大堂参加典礼。
当年适值上海教区试行推广梵二礼仪的中文弥撒,作为当时在上海的最年轻新铎,我有幸陪同当地几位老神父在徐家汇大堂和佘山修院小堂与罗国辉及林慈华等神父共祭,并受教区和修院的邀请,在主教府聚餐分享,一起参观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