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徐光启不得不再招请另两位会士以继任其事,他于崇祯三年五月的奏疏中叙述此事颇详,中云: 先是臣光启自受命以来,与同西洋远臣龙华民邓玉函等,日逐讲究翻译……不意本年四月初二日臣邓玉函患病身故。
这是同道偕行教会的一个形象:上主召叫我们,当我们坐着或跌倒时,祂扶起我们,赐给我们新的视力,使我们在福音的光照下看见世界的不安和痛苦。
我们能跳脱单纯的活动策划,在圣神的光照下辟建牧灵的途径。”(《综合报告》,2.l)3.最后,我敦促各位,在你们之间和你们与你们的主教之间,凡事都秉持着分享的精神和兄弟情谊。
教会与世界的生命,唯有在世代交替的光照下,才能被人理解。拥抱长者能帮助我们领悟:生命不只是当下的片刻,不该浪费于肤浅的相遇与短暂的关系中。相反地,生命不断引导我们走向未来。
平信徒更是透过对社会及其专业的投身与贡献,成为天国的“盐、光与酵母”。一路陪伴圣召由此可见,牧灵工作者与圣召神师,特别是灵修导师,不应害怕以天主的教育陪伴方式,怀抱希望、富于耐性的信任去陪伴青年。
换言之,遵法使天主的子民成为世界的光与见证(参玛5:14-16)。二、关于敬拜独一的天主问4:梅瑟为什么强调不要制造神像?
今天的教会也一样,作为“圣洁的民族”,蒙召在世界中忠诚地履行天主的法律,作光作盐。《申命纪》第28章问答问1:本章是梅瑟演讲的哪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何?
这正是大德兰修女呼吁我们在今日生活中实践主基督的圣言:“照样,你们的光也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6)
在故事中蕴藏着一种超越事实的能力。事实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想要事实,就去读一本历史书。这只是一种信仰故事,它告诉我们,我们所相信的那位来自何处。
1955年8月28日,香港有一学生旅行团,由张振生、张永义老师率领,前往新界旅行。选择山明水秀的松仔园作为扎营之地。不料下午二时,天空彤云四合,瞬息大雨倾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