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为要为穷人,首先自己要成为穷人,她吃最廉价的食物,穿最普通的衣服,住最不好的地方。总之,她周围的一切是被社会抛弃的人、地、事、物,是人们不屑一顾的生活死角。
教会和教友的真正圣化,让天国活在教友心中,人人自觉愿意成为天父的好儿女,成为“圣徒的同胞,天主的家人”,并以此为荣,让教会真正成为天主旨意奉行在人间的美好地方,可以说没有共同理想的照耀和支撑是不行的。
如,大家都熟悉的意大利籍的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韩国籍的圣座圣职部部长俞兴植枢机、菲律宾籍的圣座福音传播部初传和新地方教会部代理部长塔格莱枢机、爱尔兰裔美国籍的圣座平信徒、家庭、生命部部长凯文·法雷尔枢机
天下名山寺尽占,许多风景名胜是佛教寺庙所在的地方,寺庙的门票收入十分可观。
有关基督宗教在中国如何体现其普世性方面,可以这样说,普世性不是抽象的,普世性的一些原则在具体体现出来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地域性的表现,普世性和地域性是密切结合的,没有一个超越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普世性。
不过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遇到不设检查的地方,反而也会潜意识地拉开挎包。或许是因为菲律宾时局不稳,所以才有这样的反恐检查吧。不过,我倒认为这样的检查形同虚设。
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地捐钱给她;她的组织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组织外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工;她与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关系友善,并受到他们的敬仰和爱戴…… 但是,她住的地方
我们受邀去接触的「诸国万民」,不只是世界上其它的国家,也是指我们生活中不同的领域,譬如我们的家庭、团体、读书与工作场所,朋友圈子和那些空闲时去的地方。
中国教会最近的一个变化是,许多神父、修女到不同的地方学习,神职班和教友的水平也在不断地增长,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所以我觉得,从某个角度来讲,西方欧美教会,需要向中国教会来学习。
基于法国大革命的教训,它们在世界各地寻找能够容下他们生存的地方建院,他们开始星散。宽容的北美也因此成为他们的一个主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