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愿意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弟前2:4),旧约时代亚巴郎、梅瑟及先知们,传达天主的旨意,并带领以民履行盟约的使命(撒上7:14,依42:6-9)。
诵念三钟经后,教宗从当天礼仪颂谢词中所提及的天上耶稣撒冷圣城的光荣,想到地上的耶路撒冷。
要知道在第一线福传的传道员,为把福音的种子撒到教外人的心田,可谓是甜酸苦辣尝尽,常常是陪着笑脸给他们讲福音,但回报的往往是拒绝、冷漠、厌烦、不耐、不屑。
他要求他们在服事穷人时,应以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楷模,符合福音价值及基督徒身份。教宗勉励这些义工组织成员继续走在这条自愿和无私作出承诺的道路上。
结合弥撒中的福音片断,斐洛尼枢机再次重申了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指出的耶稣的使命:上主祝圣了我,让我把福音带给穷人、包扎伤口、给囚犯自由、向所有人展示天主仁慈。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美好、高贵、伟大的使命吗?
枢机又说,那位好撒玛黎雅人是我们的榜样,这榜样基于那无私的爱。马拉迪亚戈枢机最后说:哪里有爱德和爱,那里就有天主。
他提到有人问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在教会内首先要改变的是什么?这位修女回答说:您和我。
巴勒斯坦总共提交了13出世界遗产申请,其中有昆兰(有发现死海古卷的洞穴和修道院)和基利心山,还有撒玛利亚人的圣地。
耶稣寻找匝凯是在树下(路19:1-10),寻找撒玛黎雅妇人是在井旁(若4:1-38),寻找伯多禄是用爱的目光(路22:6),寻找扫禄是用奇能(宗9:3-4),寻找奥思定是用祈祷的力量。
教宗说:慈善撒玛黎亚人的比喻能在这个医院里具体实现出来。在这里,没有冷漠,但有关怀;没有不关心,而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