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不要让我们陷于诱惑,但救我们免于凶恶。
(罗1:16)保禄写信给弟茂德说:“我在上主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
主人开心地告诉马:我们以后就在这里生活了,你一年四季不会发愁没有吃的,这里不需要你犁地耕田,不需要你拉车驾辕,你唯一的任务就是我走到哪里你陪伴我到哪里。
贤哲们的格言都直接指向了“义与利”选择和思考,而耶稣却直接给出了答案:“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玛6:21)“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
教宗提醒众人,到了审判的那天,耶稣会问我们:「你跟穷人的关系如何?你是否给他们食物?你探过监吗?探过病吗?扶助过孤儿寡母吗?因为我临在于他们身上。」
在回答有关人性尊严,尤其是有精神障碍人士的尊严时,教宗解释道:“你可以是一位最好的运动员,可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但是如果你没有尊严,你就一文不值”,因为尊严是“良好生活的条件”。
但你在那段章节中是否与上主相遇?这不只是记忆问题:是心中的记忆问题,这记忆使你敞开心门,与上主相遇。是那句话、那个段落将你带入与上主的相遇。”
有同事说“就你有信!”是的,就我有信。在写信逐渐被现代通讯所取代的今天,我们还常写书信乐此不疲。
贤士来朝的传说,来自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万民要奔赴你的光明,众王要投奔你升起的光辉……你的众子要从远方而来……它们都是由舍巴满载黄金和乳香而来,宣扬上主的荣耀。”
在与天主作了很长的抗争之后,约伯说:“以前我只听见了有关你的事,现在我亲眼看见了你”(约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