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把默观的喜悦放在拥有的喜乐之前。并且没有人比亚西西的方济各更喜欢这些受造物了,他但不想占有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弟兄姊妹们,圣神在起初将混沌变为宇宙,如今圣神也在工作,在我们身上带来这种转变。
当然,主耶稣已经解释了祂自己的苦难和死亡:“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进入祂的光荣吗?”(路24:26,45)因着主耶稣基督,我们才知道,“苦难”,包括天灾人祸等生命的不如意,都有其价值和意义的。
静观我们的时代与环境,默观耶稣基督在圣神内对我们中国教会这小小羊群的照顾与引领,也体察我们的现有资源,我又要问一个导向我的这篇论文的关键问题:今日国内过一百的女修会团体在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在中国教会内,
通过主耶稣的启迪,宗徒们开始明白天主在历史中对他们的教导,也日渐理解默西亚,天主子“必须”受苦、死亡和复活的原因。只要是“天主”,就一定是生活的、超越的、贯通古今的、时刻和人有关系有联系的。
我们从三个方面默观今天的福音和读经:(1)追根索源,(2)敬天爱人,(3)与主同在。1、追根索源在今天福音中的这位经师具有追根索源的精神。他没有人云亦云,也不想迷糊地相信,却希望探索信仰的根源和真谛。
我们从三个方面默观今天的三篇读经:(1)神律与人律、(2)真假敬神、(3)误会与洁净。1、神律与人律“你的门徒为什么用不洁的手吃饭?”
答:若瑟的儿子默纳协支派的一部分人(玛基尔的子孙)也得到了基肋阿得地区,并占据了那地,赶走了阿摩黎人(见第33、39-42节)。问7:这些分地行为在天主教信仰中有何象征意义?
2.我们需要时刻默观慈悲这奥迹。那是喜乐、安宁及和平之泉。我们的救恩依靠这奥迹。慈悲一词,揭示至圣天主圣三的莫大奥迹。慈悲,是天主到来与我们相偕的终极和至高行动。
您提出过要“和气东来,和风西送”。中国的文化底蕴中氤氲着什么样的“和气”,中国可以向世界送去什么样的“和风”?
在教父中,我们可以简要地提到米兰的盎博罗削(339-397),他将好客作为神职人员的职责之一;金口若望(347-407)请基督徒将对穷人的好客理解为对基督本人的好客;圣本笃本人(480-550)在他的教规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