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慈悲,天主与以色列民(同行)的历史成为救恩史。圣咏不断重复「因为他的仁慈永远常存」,看来是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幅度,将一切插进「爱」的永恒奥秘之中。
2004年,广东梅州的蔡少光神父来珠海传教,教友们便在市里租了一个地方作教堂,这时的吴理芬渐渐对信仰了解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爱教会。有一天,神父对吴理芬说:你领洗吧!
他终于脱颖而出,委以掌管军务大事,出任典兵之史,担承膺鼎之任。由于攻城略地屡次摧毁悍寇,殊荣勋绩使之爵列五等。从此他率领大军,攻无不克所向披靡。左宗棠所到之处,皆是山水灵淑之地,人物秀美之乡。
这是圣神的恩典--祂赋予我们传教的能力、增强我们的见证,同时令我们的见证坦诚又果敢。 宣认信仰同时是个人和团体的行为。信仰的最先传达者是教会。
作为一名中国基督宗教史的研究者,我也有某种意义的负罪感。20世纪的人类对后世不好交代。前五十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导致许多人丧失生命。后五十年,局部战争不断,仍然用高科技屠戮生灵。
这些信德的榜样在那为了我们的得救死而复活的主基督身上光芒四射,标记了我们救恩史的两千年。至于今天的基督,我们也由于信德而生活:为了更有活力地承认主耶稣临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历史当中。
圣经的第一部书《创世纪》就指出,在历史之初,就有口是心非的动物说了谎话,圣史若望称之为「撒谎者的父亲」(若八44)。
翻阅整个救恩史,我们得知「良善心谦」也是从前天主对待他的子民以色列的态度。
2010年10月18日,圣史路加瞻礼发自梵蒂冈
SaintMaryCollege)灵修学中心主任KathleenDolphin博士介绍给我们,Kathleen博士是童贞圣母献堂会的修女,博士论文是关于荷兰神学家谢列贝克斯(EdwardSchillebeeckx,或译成:史勒拜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