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伯克富《系统神学》上册)阳明通过卧棺待死,“澄默静一”的修行,使他顿悟到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明白了一直以来,自己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圣人之道,吾心自足。”
日在意大利米兰Triuggio举办的“第七届欧洲天主教中国研讨会”(The7thEuropeanCatholicChinaColloquium,6-10September,2006,Millan)上提交宣读
而我则以为玛利亚和玛尔达都是耶稣的朋友,她们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款待耶稣,两样都重要都不可偏废,当然二者有一种关系,就是玛利亚聆听圣言是传教工作的泉源,而玛尔大工作则是福传具体的表达。
以最真实、天然、纯朴的效果去贴近圣言,向我们启示永恒的圣洁,就是那看不见的,超越我们肉眼所能辨别的本体。岩彩圣像画有着丰富宽阔的表现魅力,它的色彩种类繁多,色泽鲜艳晶莹。
(1)国家对教育权的绝对诉求在中国,主张将教育权收归国家所有的思想,率先由国家主义者提出,其中,少年中国学会的余家菊曾经系统地在1924年论述过教会教育和国家教育问题,并对前者进行了排斥和对后者进行了有效的辩护
他1566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附近的特洛伐雷洛城贵族家庭,自幼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584年10月24日入耶稣会初学院,接受了系统而严谨的信仰与人文陶成。来华以前就因才能学识出众而被教会看重,委以重任。
耶稣会组织了一个很好的系统,学生们在灵修、智力和团体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培育。对于“今天的大学是社会使徒职务吗?”这一问题,我的回答是:“当然!”。这是为了培养下一代大学领袖,这很自然。
是圣经,永生天主的圣言,藉着那许多他接触到的爱耶稣的神长们的伟大精神及圣人们的真实故事,加上他个人选择而造就了他。我信肉身之复活,我信常生。阿门。愿天主永受赞美!
大家受益匪浅,认识到:籍着基督的死与复活,在全球范围内更新自己家庭,把爱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CFC中来,在分享中学会反思,真正活出基督的奥迹来。
这种爱源于基督之爱:教会在默想圣言化成肉身的奥迹时,也深明人类的奥迹;教会借着传扬救赎福音,向世界展示人的尊严,邀请人类深省其存在的真理。职是之故,教会再次根据神律来履行真理和解放的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