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祭们亲身体验并目睹了巴比伦帝国的繁荣,波斯帝国鼎盛,及其对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包容,开阔了胸怀,拓宽了视野,拥有了普世性观念和宇宙性救恩的思想。
耶稣的传教命令,发给当时以伯多禄为首的宗徒们,今日以教宗为首的普世主教团;所有教友,通过圣洗圣事,成为基督的肢体,分享普通司祭职;因此,奉命传扬福音,非指帮助传教,而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需要完成的义务
就是一些人对世物的摆脱──他们选择一种简朴和实质的生活风格,与人分享他们自己的财物,因而成功地体验到与他人手足情谊的共融。这是追随耶稣基督和作为真正基督信徒的基本态度。
普世天主之母像(罗马耶稣小姊妹会总部收藏)走近天主借着绘画,王怀爱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近了天主。说到这方面的感受王怀爱很激动,他说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
陆父以平生之经验,认识到凡依靠人者无外乎父母社会国家,但皆不可靠,因为“世上有溺爱不明之父母,有欺骗诈伪之社会,有鱼肉百姓之国家”,所以在1891年陆征祥赴津门前,陆父特以“天”字相赠,即谓“凡事不要求诸人
事实上,早在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童世骏和刘仲宇便在4500名16岁以上的中国普通群众中进行过有关中国民众宗教信仰方面的调查。他们的调查显示,有31.4%的中国民众宣称自己具有宗教信仰。
那些远离天主或对天主敬而远之的人,我也想说,我们‘远离’和‘抛弃’天主,这似乎不很重要,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次出现这种情况:你有否期望更高境界的一颗心,或者只有一颗已被世物催眠的心
由于是根植于人性,所以是普世性的,无所谓好坏。(4)意识到的需求不等于实际有的需求,一个需求可成为另一需求(尤其是较不为意识层次所接受的需求)的掩护。
我有一个关于教会与耶稣会关系的问题:您认为耶稣会与普世教会的关系是什么?这是一种永远处于交锋中的关系![教宗笑着说]。我于1958年进入初学院,因此经历了(梵二)大公会议的所有变革。
法蒂玛一直是普世教友们心神向往的朝圣地。圣母1917年5月13日至10月13日频频在这里显现给三个牧童(其中一位路济亚2005年去世)。提醒世人悔改、补赎,并有三个秘密,关系到世界、和平、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