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出了非常具体的问题:如欧洲的基督信仰根源、欧洲的文化和欧洲文化该当继续从事的使命。
在犹太教徒和基督徒的对话中存在独一无二的联系,因为基督宗教拥有犹太根源: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应该意识到彼此是弟兄姐妹,由同一天主和伟大精神遗产所结合(参阅:《教会对非基督宗教态度》宣言4号),并以此为基础而继续建设未来
司铎们要接受耶稣的带领,「在弟兄姊妹身上寻找耶稣受苦的骨肉」;一切的根源即在於此。司铎们应内心温良,「不以温柔为耻」。事实上,「今日需要一场温柔的革命,因为这世界罹患了心脏硬化症」。
(格后4:8-9)罪恶乃是背叛、侮辱天主而使基督受苦的根源。身为基督徒,我们绝不可沾沾自喜,应该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究竟离耶稣的圣训有多远?是否言行一致,是否够得上名副其实的基督徒?
当我们认识到上主天主乃是我们生命及宇宙万物的根源而去敬拜他时,便会拥有来自天上的智慧,同时也会在天主诫命、圣经圣训、教会传承中看清基督徒的品德标准,然后再按这个标准处世为人度信仰生活,不断效法耶稣并实践他所宣扬的仁爱
倘若我们怀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所蒙受的恩宠就会成为骄傲、不义和分裂的根源。教宗最后谈到天主为基督徒许下的福地,说明对基督徒而言,那块福地就是我们的合一。
在像我们这样的时代,其中看到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文明之间冲突的诱惑力很强,并且也将宗教视为冲突的根源,我们想要给出一个进一步的,明确的和决定性的标志,相反它可能会遇到,尊重和对话是可能的,尽管文化和传统多样化
天主的父亲身份比人的生身父亲身份更为实在,因为他是我们存在的最后根源;因为从永远我们就在他的意念之中;因为他赐给我们永恒的父家。即使地上的父家分裂了,但天上的父家永远团聚。
但他也要求教宗“澄清”纳粹时期交给教会照顾、但在成长过程中却“未能认识其根源”的犹太儿童问题。教宗感谢犹太大拉比和圣座双边委员会展开的对话。
更非轻视造物主和祂所造化的美善,而是轻视贪婪的心理呈现和渗入我们心中的虚伪世界观…奥特佩尔托院长观察到他那时代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贪得无厌的现象竟然也存在隐修士的心灵中…也因此他一开始便谴责贪婪是众恶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