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着完成主托付你的光荣使命,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实为我奉教人之楷模!我相信,等这场好仗打完,赛跑到了终点,无限美善的天主一定会赏给您一个无比美丽的花冠。
我们为什麽目标而工作而奋斗?地球为什麽需要我们?教宗表示:我认为,若我们不提出这些基本问题,那我们对生态的忧虑也就无从得到重大成效。
这样的培训为我们青年人帮助很大,让我们加深了对天主的认识,辨别了奋斗奉献的方向,也教我们如何做好负责人及如何带领别人。早在望德堂认识了刘炎新神父的黄宝仪老师至今仍充满感恩地回忆昔日的培训活动。
在更具有教会性的视野中,不宜谈竞争或理由,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在信仰内的兄弟姐妹,所有人都在同一的教会大家庭里;在三十年里圣座努力为此而奋斗,以推动两个团体互相和好,并恢复及振作基督徒和公教徒自己的身份,通过一个共同的途径更充分地实现所意味的
修院发展顺境中的自满自足,或者潜意识里随着长久的努力和靠着奋斗所取得的些许成就而滋生的安逸情绪,实在是修院发展的“禁忌、大忌”。
很长的时间里,我们曾经把兴衰沉浮都归因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奋斗、勤劳、勇敢,然而,现在回头来看,显然并非如此。
根据传统哲学和现代社会学都在揭示:我们一生奋斗,最后都是为了达到这两个人生目标:幸福感和意义感。而圣经和神学启示我们:人的一生就是荣主益人亦即爱主爱人。爱是基督宗教信仰之核心,爱是我们做人处事之标准。
梵二要求教会要适应时代、跟上时代并识别时代的征兆,这是每一个人必须奋斗与努力的。而基督福音在回应与塑造一个社会的时候,它是渐进的,如春风细雨的。
生命没有站台,奋斗就是真谛。这句话是李神父的真实写照。基督第二,践行使命,永远是他追求的目标。愿天主的恩宠与李神父同行!
而杜维明则不同,除了具有儒者的担当外(杜维明是第三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还着眼于世界的各大文明的真正的和平相处,归根结底,还是具有为之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儒者的理想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