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领导了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增进和推动发展”。总之,“迄今为止,上述积极效应尚未得到完全的分享”(4)。
宗教救苦救难的精神,在今天全球化的运动中,尤见清晰,无论是制度宗教,或是民间信仰,立功德,做善事,绝不少于那些负面的赌、偷、骗、抢等行为。
圣座在国际移民组织中是一个发扬道德的声音,呼吁人谨记:所有问题的中心必须以人为首,兼重人的尊严与需要;其次,我们必须在这越来越广泛发展的全球化中一起工作,订定为移民活动更有建设性、更能为全体有益的规章。
今年八月的世界青年节文告中,教宗本笃十六世特别强调,在这全球化的时代,你们要成为世界各地基督徒望德的见证人。有多少人渴望得到这希望!(《第二十六届世界青年日文告》5)。
第五届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主教团大会在会议闭幕时,也向六月六日将在德国举行的世界八大国家高峰会议发出电报,邀请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推动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维护生态环境、以正义和关怀及全球公益为基础的全球化经济
这就是"在一个在全球化和个人主义间伸展的社会中,教会应邀提供共融见证"的理由所在。这个共融植根在天主本身,"在耶稣基督内的爱的永恒对话在我们当中传播。"
教宗继续指出,“在当前的全球化特殊背景下,教会特别关注有需要的人。而主教们的使命,要他们做穷人权利的主要捍卫者、促进爱德、为弱小的人展示天主的爱。
谈到具体地履行爱德问题时,教宗指出,“另外一方面——这一点对于全球化的进程很有挑战性和促进作用---,现今为有需要的兄弟姊妹提供人道帮助存在无数的方式,比如为分配食物、衣服以及住所的现代化系统。
重温自《百年通谕CentesimusAnnus》以来近二十年的历史,圣座正义与和平委员会主席突出展示了其中的巨变:以一九八九年为分水岭的政治意识形态、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全球化、面对世俗化,宗教的作用再次在世界公众舞台上显示出来
事情并非如此,其实人始终需要天主,即使在技术统治世界和全球化的时代,也需要天主,需要在耶稣基督身上彰显并将我们聚集在普世教会内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