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我们走圣召道路要不断增强毅勇、悟性的道德品质,精通民俗礼仪和适应多元文化。(2)启示我们走圣召道路必须效法基督选择神贫。才能摆脱对世荣世福的追求和抗拒人欲的引力,才能实现对完美人格的修炼。
宗徒时代,皈依基督的大体还是犹太人居多,因此外在的敬礼形式也仍沿用犹太会堂的习惯,即读经、讲经、唱诗、祈祷等主要活动,初期圣餐礼的举行也不例外。雅5:13称:你们中间有受苦的吗?他应该祈祷。
林金水先生根据英译本利玛窦《中国札记》,德礼贤编著的《利玛窦全集》的注释,以及艾儒略、黄伯禄、裴化行等人的中文著作或译著编写了利玛窦交游表,最早发表在1985年的《中外关系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第一辑中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接受基督的濯足礼。他洗我们的脚,藉此被祂更新。我们需要永远的皈依。教宗说:直到生命终结,我们需要以谦逊的态度,承认我们是罪人,行旅世途,直到吾主决然伸出手,引领我们进入永生。
如果非要说圣体龛放到哪个位置合适的话,那么首先圣堂的礼仪和功用是一个原则。另外,我觉得对圣体龛的尊敬也是一个原则,我们最好能采取一个折中的原则。
17参:«家庭团体»劝谕,84号,AAS74(1982)185.18参:天主教法典1536条2项和1679条及天主教东方礼教会法典1217条2项和1365条,关于诉讼过程中自我辩护的法律效力
在本文的开始所描述的那个板寺山的忏悔礼的烛光之夜,也是由两位神父一组一组地相互之间办告解开始的,天主圣神藉此推动使那些青年人皈依。耶稣宣讲天国的第一句话,就是叫人忏悔,“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
特里萨修女只能把她所带的维生素丸给了他们,那妇人十分感激,向她行合掌礼,并说:“这里边还有生着病的老妇人,也请你看看她。”特里萨修女听到这句话,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为什么穷人会有那么善良的心?
有一次我有幸参加了一台印象深刻的弥撒,因为圣道礼时神父用的是对话式讲道分享。这些信友信仰很扎实,主要是妇女及儿童,他们都自动站起来分享对读经的看法。那天的主题是爱与平安,读经是圣保禄的书信。
哲学家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