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不分教派、善举不分信仰,无论是社会书法家还是教会书法家,都应心存仁爱、胸怀慈悲,弘扬真善美、力行仁义礼、释放社会正能量。
大堂内外人山人海,在向李公行告别礼时足足用时一小时多。最后在哀乐声中披麻戴孝年青教友抬着李公安息在大堂前的墓穴中永远留念。墓前敬献鲜花不断。
弥撒开始前,全场参礼信众在传统的《圣诞宣报》歌咏中迎接耶稣圣婴的降生。弥撒中,来自印度、意大利、墨西哥、亚美尼亚、波兰和非洲的12位儿童为耶稣圣婴鲜花,意大利、韩国和越南的三个家庭奉献祭品。
当耶稣诞生后,他们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行割损礼,之后,献耶稣于圣殿,并且奉献穷人惯有的礼物——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按照虔诚犹太人的习惯,他们每年全家到耶路撒冷圣殿去祈祷。
67位神父,27位修女,三千多教友参礼这样的场面,为我教区实属空前,尤其是在‘庄稼多工人少’的今天很是鼓舞人心。
圣道礼仪的程序是咏唱圣诗、聆听圣言、分享感受、自发性祈祷,最后以互祝平安礼结束。每周一次圣体感恩祭,在星期六晚上举行。每月一次举行集体退省,也是一个分享生活、实践爱德的机会。
而基督徒的入门礼更是这个召叫与响应的一个具体的、外在的和明显的标记。需要留意的是,借着这洗礼而成为教会一分子的每一名基督徒,在地位和行动上是完全平等的(教理872),因为我们都是领受了同一的洗礼。
从此,祈祷、礼仪和赞美诗便发展起来,使各个当地的团体能够作为一个教会而进行崇拜天主。于是,教会的负责人:宗徒、执事、家庭教会的领导人,以及区域的主教,也就出现了。所有以上这些都有助于保存教会的普世性。
教宗为他和耶路撒冷拉丁礼总主教FouuadTwal的出席表示感谢,他在问候大家的时候,也对该国政府维护的“稳定”表示赞成,他还说,即使面临很大的困难,但这里的教会仍然可以看到圣召人数的增长。
蔡宁还曾在此主礼,祝圣过河南驻马店袁主教,学员参与共享,可称书院一大喜事。堂前栽有四株海棠,树壮枝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