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他重组宗座架构,选拔更多非意大利籍成员,凸显普世性;●1969年4月他批准按梵二《礼仪宪章》所更新的罗马《「感恩祭」经书》,并于当年将临期实施,且准以本地语举行,使“信友更能有意识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礼仪
教宗说:这几天,教会的礼仪纪念耶稣复活后与几位门徒和热心妇女相遇的事件,例如安息日过后那一天清晨,耶稣与玛利亚‧玛达肋纳和几位妇女奔往耶稣的坟墓相会,也与聚集在晚餐厅里面、满心疑惑、没有信德的宗徒们会晤
人们祈祷的时间也正好是每天耶路撒冷圣殿举行礼仪的时间:晨祭、午祭,以及晚上的隆重闭门仪式。一日三次的祈祷大同小异,每次都重复这句颂词:“愿上主受赞美!”
(谷三:19)教会每年藉着圣灰礼仪提醒教友现世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明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经常想到终极问题,想到自己的生后。“你们要悔改,信从福音。”(谷一:15)是耶稣在四旬期中对我们的召唤。
把病人当作基督一样看待,天黑还要早点到圣堂里督促、鼓励教友或孩子们读经、辅祭,自觉地担负起了教会礼仪这份担子。在场的各位都可以作证:孙老先生对待瘫痪在床的老伴始终不离不弃,照顾周到。
今天,我们庆祝主受洗节,同时将开启教会礼仪年的一个新的时期——常年期。
男孩很坚定地说:因为当神父是一件很神圣的事啊!是什么让一个17岁的男孩有这种想法呢?我想到的第一句话是身教胜过言教。对一个还没有领洗的男孩来说,神父可能不会先向他说培育圣召之类的话。
即使在某些司铎缺乏的地方,也不应怀疑基督继续激励一些人,像宗徒们放弃一切工作,专心致志举行神圣奥迹、宣讲福音和克尽牧职。
我的悲剧不在于我作为女人所受的凌辱,亦不在于对我奉献生活圣召无可补救的伤害,而在于我现在所面临的困惑:我不知道该如何用信德的眼光把这件意外看作天主、我的神圣净配的奥妙旨意的一部分。
在空余时间,我参加了堂里的青年培训班,在那里我知道了奉献生活的神圣性;同时,我也感觉到这也许是天主赏给我和咱们家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种神圣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