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神父介绍道,中心创立于1982年,主要的研究对象是18-1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比利时和荷兰的传教士。
陪同主教家访的本堂韩神父极其高兴的赞道:“主教此行有利于圣召培育和神父福传热火、有利于教区司铎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人性化管理的真实体现,对教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一、大力开展“一带一”福传活动 近几年,堂区已发展起来三个福传团体,回顾近几年来堂区的福传状况,基本上是一位教友给一位亲戚或同学、同事、或朋友、邻居宣讲,带领其到教堂慕道,这属个人福传范畴。
这并非是巧合,每位基督徒在洗礼圣事中接受的第一次敷油——慕道圣油——没有任何香气,象征性地宣布生活是一场斗争。
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在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第二,所有外来资助,悉数用于教区恢复、建设之公需。不惟如此,就连国际国内很多人向他求弥撒之献金,他也是与每一位神长均分,而他自己的一份,不是资助贫困教友,就是献与教会之建设公需。
该学者除了与上述两人有相同看法外,还提到了一些家庭教会急于求成,一些没有神学根基的人就被派去传福音,他们自己对真道都只是一知半解,很容易走偏。
谷庭芝叹着气道:你大哥修了一辈子汽车,末了却要坐小推车回家。待王崇喜和杨明喜做通谷庭芝的工作,将张玉铭遗体抬到楼下的平板车上时,已是后半夜一点多了。
调查项目的负责人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基督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教授,调查涉及北京37所高校,在12404份有效问卷中有437份问卷选择了信仰基督教,即有3.52%的基督信仰者。
怀念的思绪继续,难忘的回忆历历在目,记得一次,教堂收到了河北信德室发来的一本样书,作者是李善修,书名是《慕道者指南》,有关教理的基础读物,我当时就同神父说把这本书卖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