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点灯,并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灯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玛5:15-16)这个比喻耶稣说过多次,虽说重点各不相同,但意义都很明确:点灯不为放在斗下,而为放在灯台上发光。
那撒在路旁的话,是指人听了后,撒殚立时来,把撒在他们心里的话夺了去。同样,那撒在石头地里的,是指人听了这话后,立刻欣然接受;但他们心里没有根,不能持久,及至为了这话发生艰难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
这在现在看来势很荒唐的事,但在当时八十年代却真的发生了,大家想一想,处在浩劫的情况下,我们了解到“信德”,拿到“信德”出的圣书、圣物,怎么能不激动万分,怎么能不欣然若喜,怎么能不热泪盈眶,怎么能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佩服信德人的信德
展览题为“人的共融——人像描写(Κοινωνίαπροσώπων-Ηαπεικονισητηςανθρώπινηςμορφής)”,66件展品均出自著名希腊艺术家之手,有的是希腊共和国国家美术馆(亚历山德罗
(若19:15)简直让人不可思忆:这些群众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什么变得如此突然如此剧烈?这正说明了人性的脆弱易变,一个好端端的人倾刻便会来个180度转变,朝相反的方向进展!
中国历史中,也有很多不畏贫苦,积极争取条件,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物,如囊萤映雪的读书人车胤、孙康,划粥而食的范仲淹,“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宋濂等,这些人如同刘姥姥一样
他说,被耶稣拣选无非是为同他常在一起,并被派遣去宣讲——要“在路上”,要进到“人家”,去宣讲天国,使人悔改。这就是他的圣召,也是他的全部生活。
教宗说:“因着基督的爱,十字架改变了人,使人分享天主的光荣。在这个改变中,基督把我们每个人都卷进去了,他把我们拉进他的爱的改变力量之中”。
我们也不得不说我们的志愿者太让人感动了。大学生李婧菱、包蕾,研究生刘雪梅,三个人都比较瘦弱,她们先是一个人扛,扛不动就抱,抱不动了就两个人搬。
特别困扰人心的是,对于大家公认的许多“好人”、“善人”,苦难常常光临,甚至伴其终生;而横行乡里、做恶多端之徒,苦难却对其退避三舍不敢靠近,好运却不时对这些人青睐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