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名叫厄玛努尔,他不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不了解人的困苦甘甜,不能同情人之弱点的神,而是在各方面都与我们相似(希4:15)的没有把持神之尊位(斐2:6)的人,是与人同在的神:他经历过人所经历的一切,甚至包括逃离
在法蒂玛圣母态像之前,教宗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10万多名信友说:圣母帮助我们心甘情愿地让天主给我们惊讶,每天都对天主忠信,赞美祂,感谢祂,因为祂是我们的力量。
(玛3:31ff;6:3)70-80年,圣玛窦称圣母依照旧约记载,因圣神受孕而生产了耶稣。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与圣座各部会神长们於3月6日下午在罗马附近的阿里恰小镇进行四旬期避静的第二场默想,省思了《玛窦福音》记述的「耶稣临别赠言及受难史的开端」。
玛利亚玛达肋纳跑去向门徒们报信;伯多禄和若望朝坟墓奔跑(参阅:若廿1-8)。众人都在奔跑,都感到急需行动起来,不可耽搁时间。
(玛13:31-33)在这段话里耶稣向门徒描述了这样一个即将发生的事实:天国的来临犹如芥菜子,将从细微的开端获得伟大的成就。
这些最小的兄弟就是饥饿和口渴的人、作客的人、赤身露体的人、患病的人和坐监的人(参阅:玛廿五37-40)。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提出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我是否帮助无法回报我的人?
教宗在回信中引用了《玛窦福音》,指出我们将如何受到审判:「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
(玛5∶9)就是要求我们坚持正义持守仁爱,努力缔造一个和平与和谐的社会。梵二会议后,教会对社会更加关注,深愿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天主教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途径天主教向来以实现人类和平为己任。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8日清晨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小堂主持弥撒圣祭时表示:四旬期是调整生活、接近上主的时期。 教宗在简短的讲道中指出,悔改是四旬期的一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