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须更深刻地思考人性及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战争是一个畸形发展的结果;我们也不仅仅要回顾当年军民合力抵抗的艰苦,全体中国人包括天主教信徒所受到的伤害,这将过多地带来悲痛和消极的情感,而是具有一个更加开放的
所有的亲密关系都还是有所距离。虽然他有很多朋友,如拉匝禄、玛利亚、玛尔大等,但在他的心灵深处,却有一丝孤单和不被理解的感觉。
(罗10:17)但我们一定要常记得,我们所宣讲的不是自己思想的产物,而是宣讲天主的旨意、教会的观点和思想,故此,要具备灵性的基础,以确保宣讲的有效和无误性。
第二、弥撒是感恩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感恩是我们人类所应当具备的基本心态。我们出离母胎后,是父母亲把我们抚育成人;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是别人把我们抬进坟墓之中,人的一生不知道要蒙受他人多少恩惠啊!
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玛4:1-11)这个旷野就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耶稣又在海边上开始施教,有大伙群众聚集在他跟前,他只得上了一只船,在海上坐着,所有的群众都在海边地上。他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事,在施教时,他向他们说:“你们听:有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教宗方济各的道理得到全体天主子民如此高度的关注与深度的引用——第一时间被录入成文字;第一时间被翻译成其它语言;第一时间满全人民的心灵渴望……在天主教会历史上,方济各教宗创造了先例,几乎所有的这些每日讲道都被大众媒体所报导与传播
3.将临期的首两个主日,是期待主基督的第二次来临,正如将临期第一主日集祷经所祈求:激发心志,履行正义,好迎接基督以爱来审判世界。
但有时先知们也不见得掌握到他自己讯息的深度,天主远远超越祂所启示的人。因此若翰自己对纳匝肋的耶稣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默西亚形象也有疑惑(玛十一2-6)。
教宗解释道,西默盎没有被懊恼或沮丧的情绪所吞噬。他的希望和期待体现在日常的耐心中,他不顾一切,保持醒悟,直到最后他的眼睛看到了预许的救恩。教宗接着说,西默盎的耐心是天主耐心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