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倍感辛苦,因为从沙河市白塔到禅房那个地方有100多里,每个主日下午我骑摩托车赶到山上去,住上三四天,这时就会有教友对我说:神父!去某个村吧!那里有我的朋友、亲戚还不认识天主。
那一年正逢恺撒大帝命令登记户口,玛利亚和他的丈夫若瑟回到家乡白冷,那时小耶稣将要诞生,但客栈拒绝收留他们,他们只好在野外的一个山洞里住下。小耶稣就在这极其简陋的环境中诞生了(路2:1-7)。
1989年,当时的罗国辉神父等都在上海佘山教书,他们在那边做了第一台中文弥撒。后来金鲁贤主教意识到真的需要中文弥撒书,就请罗国辉神父帮忙编纂。罗神父在征得当时香港教区胡振中枢机的同意后就开始做。
教宗若望保录二世的去世是这样的,他的离去为我们、为教会、乃至为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损失,但我想我们不应该再为了教宗的去世而悲痛,因为基督曾在背十字架的苦路上,叮嘱为他的苦难而哀哭的人要哀哭自己(路23:27
在当时学校里没有一个学生不怕这位穆神父的,可有一次,曾荫权却在穆嘉田神父的宿舍里看到老师躬身肃立在十字苦架前是那么虔诚的祈祷。
黑暗笼罩了大地我们要把正午和下午三点钟之间的时间用于祈祷,特别是要拜苦路,这是将自己加入耶稣苦难的很好的方式。在世界的不少地区,人们甚至在户外重新演绎耶稣受难的情形。
在这过程中,他受了许多苦,保禄在他自己的书信中也多次提及到他曾经为了基督和团体的缘故而受苦(格前4:9-13,迦4:19)、曾为传福音受苦(格后4:7-12),曾因天主的恩宠而受苦(格后6:1-10)。
对此,以救助人类苦难为信仰核心的各大宗教,面对着大灾难之中的生命信仰,它们当然也被激活了,正在散发着它们本来具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发挥出它们为生民立命的重要功能。
一年的实习一路走來心情的起伏与冲击,有甘有苦,有欢笑,有感动,也有泪水,各种滋味,使我的生命如此丰富,若能細細的体验,也是我人生的一种经历和回忆。
他说:想到别的孩子那健康幸福的童年,在爸爸妈妈怀抱里撒娇,父母爱如掌上明珠,再想到自己的凄惨身世,可怜境况,万分感伤,虽然我有过失望,但因着信仰我从来没有绝望过,我常常告诉自己,世界不是永远的家,再苦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