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原文是这样的:耶稣周游各城各村,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
圣体圣事是人与天主永恒的伟大遇合。在圣体圣事中﹐主亲自作为我们的食粮﹐把自己赐给我们﹐好让我们能在祂内得到转变。」因此藉由一位儿童的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让大批群众吃饱后还有剩余。
《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升天之前对门徒们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20)。
教宗强调,合一是耶稣对我们的要求,为了达致合一,我们必须效法基督谦卑的爱,放弃僵化的信念和自身的利益。教宗也祈愿对亚美尼亚大灾难的纪念成为每个时代的一个警醒!
当若瑟和玛利亚把耶稣献於圣殿时,接待他们的是两位长者。他们是民族的智慧,懂得赞美天主,愿意让他们的智慧伴随这孩子成长。因此,教宗鼓励祖父母多与自己的孙侄辈交谈,将智慧传递给他们。
而耶稣被称为「达味之子」,并实现了这些年代久远的承诺。达味本人的历史源自于白冷城,他曾在那里替他的父亲叶瑟牧放羊群。
苦路第二处是耶稣背负十字架。圣史路加讲述了耶稣遭到看守人的戏弄,而撰写默想的青少年也不乏嘲弄,甚至是霸凌的经验。以少女玛尔蒂娜(Martina)的经验来说,她难以在班上大声说话。
尽管如此,我在阅读这部传记的时候更清楚地认识到:即使以完全不同时代的眼光来看马丁·路德,对我来说,他仍然是一个在很多方面难以让人接近的人。
他的伤患必须得到医治,然后再谈其余的一切……教会的司铎必须是仁慈的,对人负责,陪伴人,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洗净他的近人,减轻他的痛苦。这是纯正的福音。
(希11:1)人类之所以相信天主所启示的真理,倒不是因为这些真理一清二楚地展现在人的自然理性面前,让人没有怀疑不得不承认,而是因为我们相信启示这些真理的天主的权威,他既不能欺骗自己,也不能欺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