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的美妙和魅力在于不将对近人的爱简化为去实施那些适合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准则,或是‘出自特殊意识形态的抉择所衍生的一些信条或伦理观’(《福音的喜乐》劝谕,39号)。
主耶稣将传扬福音,接替自己工作的使命,交给了门徒们: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20)首先,主耶稣信任软弱的门徒们。
.所以,中国教会对教会礼仪的理解和接受就不可避免的深受中国礼文化影响了.也就是说,要使教会的礼仪更好地被中国信友所理解,接受和实践,教会的礼仪就必须进行某种程度和形式的本地化了.礼仪本地化是教会礼仪进入一个文化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基督的爱催迫着我们」(格后五14):是基督的爱充满我们的心,并且驱使我们去传播福音。今日和过去一样,祂派遣我们经由世界的大街小巷,向全球所有的人宣报祂的福音(参玛廿八19)。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尽管有无数的谣言在拦阻人们接受;这是我们信仰的核心,尽管有人总想把它边缘化。主耶稣复活是得胜的标志,是粉碎魔王霸权的绝对胜利。
福音中多次记载人们想要拥护耶稣作王,而耶稣却退避了。或许,门徒们看到自己的师傅越来越受到爱戴和拥护,会心中窃喜:跟着他辛苦奔波总算没有白费力气。
那麽,我们今天如何在自己的城市活出这份福音的喜乐呢?在此时此地的情况中,基督徒的希望是否能实现呢?教宗指出,这两个问题关乎我们的身分认同、我们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家乡和城市。
当院长李神父颁发毕业证时,我伸出双手接受,透过此毕业证书所看到的却是一双施恩的手,正是那双施恩的手带领我读完四年的神学。
县城67岁的新教友张新旦告诉笔者,她经常给到亲戚及丈夫的同事们宣讲福音,6年来,已有5人信了天主(3人领洗,2人望教)。
故而,凡蒙主召叫,准备从事传教的修道生,要依法接受培育,那些为传教士所需的科目,不论是神圣的或世俗的,都当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