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人性的冷漠自私、麻木不仁而自责蒙羞?
当然我们还可以由此引申出许多镜子,在心识上,财富是一面镜子,他照出了人心的贪婪与博大,权利也是一面镜子,他照出了人性的自私与无私,灾难也是一面镜子,他照出了坚强与懦弱。心灵这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有。
有这类价值观只会令我们更加自私、骄傲和贪婪。这些假的神令我们成为它的奴隶,失去自由,而最终的结果是下地狱。假如我们失去灵魂,这些价值能救我们吗?我们的灵魂是极宝贵的。
(谷10:45)他呼吁我们慷慨解囊,去消减我们积聚财富的自私本性。他把我们的视线,由倾向忧虑自己的生活所需,转移到关注近人的需要。他推动施予的文化,去取代拥有的文化。
随后的一天晚上,忽然接到妹妹的短信:亲爱的哥哥,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叫你一声哥哥了,特别是你抛弃父母和家庭之后,我更不想认你这个哥哥,因为我觉得你很自私,你为了自己而让我们承受巨大的痛苦。你知道吗?
物质的甚或是小圈子的利益为衡量基础,且会错误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进而导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狭隘观念和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事莫为的极端自私行为
谦逊是由于灵魂认清了自己“究竟是谁”,在上苍面前只不过是卑微、虚无的尘土,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从而产生轻视自己的倾向;与此同时,心灵中与生俱来的骄傲、狂妄、自私、仇恨、焦虑等等罪恶的顽石也渐渐淡化、弱化
天主远比我们的自私来得更强而有力。因此,我们赞美天主,因为我们相信并知道,在世上日复一日发生的一切美善,终归是来自于祂。」
接纳能激发团体感,拒绝则助长自私心态。教宗指出,当天活动的见证洋溢着「莫大的希望之情」。「生活往往没有善待你们,反倒经常向你们展现出残酷的一面。
自由的元素会确保牧者与羊群、父母与孩子、我们与服务对象,是基于一份无私的爱,而非出于自私的利益。在领养孩子的案例中,特别能体现出“自由选择去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