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神学那时既未接受进化论,亦未考虑过若接受此理论如何处理随之而来的棘手问题。譬如:灵魂、原罪、宇宙化基督(cosmicChrist)、恶(evil)、自然与超自然的关系等。
虽然如此,若没有圣召的青年,再好的理论也只是一句空话。为此,圣召的资源是教区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若没有神父,教区就会成为真空,因为主教、神父是教会团体的标记和共融的象征。
目睹这一切,我不禁为之一动:当许多专家学者都还在书本上探讨宗教对话和民族团结的思想理论时,来自中国内地的天主教会修女们却在这里以她们的实际行动见证着人间最美好的一幕,给这里的赈灾工作补填上了充满浓浓人情味的色彩和内容
虽然在这之前,通过与几位经验丰富的同事们的交流与合作,我已经对赈灾工作有了一个理论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但却从来没有自己去过灾区参与赈灾,心中对这次赈灾之旅自然充满了许多忐忑不安的因素。
第二,对佛教的理论与戒律做了重新的阐释,使佛教与抗战大局相适应,既为佛教界投身抗战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也为全民族抗战的合理性提供全面的论证。
按照儒家的理论,祖传的祭祀被外族中断,绝对不能容忍。
第三,对乡村天主教友皈依动机作了深入细致分析,突破传统史学吃教、仗教的分析模式,依据宗教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把直隶乡村教民的皈依动机归为八种类型,每个类型既有具体生动的案例,又有综合的分析和概括,读后有新鲜感
因此,这次从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多侧重于堂区神父以具体工作,如何通过教会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实现耶稣基督爱的使命,即牧灵与福传。
明白道理懂得灵修理论的人们,往往自以为高明,其实最易忽略的便是行为。切记!知识是有益的,它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同时也能陷害自己,陷自己于自大之中。
董思高的神学观点,已经克服了旧基督学上反对的理论。数世纪后,教宗钦定信理之前,明多玛斯派神学家自然毫无异议地接受。如果借用现代遗传学基因研究的方法,我们会更容易明白始孕无染原罪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