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情形下,在各地方教会的不同的女修会团体中,修女们或奔忙於一线的福传和牧灵的使徒工作,满足教内外信众的灵性饥渴和基本需要;或献身于慈善工作(照顾孤残,老人,开办诊所等),以彰显天主或再现基督慈善的面容
当时92岁的老人说话已不太清晰,他的三女儿李琪、四女儿李玮替父亲接受了采访。聆听着老人一个个的感人的故事,让笔者对这样一位在平凡中用“爱”铸就伟大的基督徒,非常敬佩。
华姿是《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书的作者,从2005年底出版后两个月就第二次印刷,是什么传记,竟如此畅销? 先看一件事例,南方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不起眼的部门一下子要了500本。
记:请问教会礼仪本地化对福传有什么促进作用?张:福传实际上就是传信仰,让人更理解我们的信仰。理解信仰是为了礼仪,但反过来礼仪本身也是一个好的福传。
不同肤色、性别、甚至不同政见与宗教的人,看到这位慈爱的老人,都会加入那热情不息的欢呼:John-Paul-Two,We-Love-You!
但她晚年由于中风,不想成为少爷的负担,自愿入住老人院。自此两人角色互换,反由少爷来照顾桃姐。桃姐由于目不识丁,刚开始担心自己看不懂《圣经》,不敢去教会。但在李恩霖母亲的鼓励下,终于勉强踏入教会。
前不久,一位神父在讲道中曾提到一个让人考量信德的事例:某堂区一位老人忽然突发疾病,慌了手脚的儿女便立刻筹划赶快送医院,颇有信德而头脑尚清醒的老人却让他们先求天主垂顾,再求神父终傅,然后再去医院治疗,结果在神父施行圣事后去医院检查时
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从徐家汇市中心赶了数十公里的路,来到素有鱼米之乡的郊外小镇上的朱家角天主堂,为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渔民教友,及周边闻讯赶来的众多信徒举行弥撒圣祭——传播天主的福音
行事谦逊低调的他不想麻烦安老院,推说廿五周年晋牧银庆再说,院里老人问他,「万一活不到那时怎么办?」叶总主教只得同意并说:「办得大家高兴就好。」
行事谦逊低调的他不想麻烦安老院,推说廿五周年晋牧银庆再说,院里老人问他,「万一活不到那时怎么办?」叶总主教只得同意并说:「办得大家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