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回顾历史后,认出了天主的厚爱:天主为在旷野中的以色列人从天上降下“玛纳”和鹌鹑,养活他们(出16:2-4,12-15)。在新约中,天主子耶稣基督启示了自己就是“生命之粮”。
爱这位纳匝肋的小木匠,就是爱天主!爱身边弱小的人,就是爱主耶稣的兄弟姐妹,也是爱天主(玛25:40)。其实,我们人不需要刻意地去“爱天主”,天主也不需要“我们人的爱”。天主本身就是爱(若一4:16)。
无数与之理念相悖的宗教人物皆被放过,唯独纳匝肋人耶稣却被它们死磕到底——古往今来,只有这一位配被它们视为真正的对手。古今中外,仅此这一人被孤零零地挂在十字架上。为何最被排斥的宗教是天主教?
答:亚郎的长子纳达布与次子阿彼胡因擅自向上主献凡火,违背圣所规矩,在西乃旷野当场被上主击杀(户3:4;参阅肋10:1-2)。
赎罪祭是为求罪得赦,全燔祭则象征全然奉献,天主悦纳。这与新约中我们应当“将自己的身体献上,当作生活的、圣洁的祭品”(罗12:1)相呼应。6.问:肋未人几岁开始服役?几岁退休?
答:他们先承认那地极其富饶,但随即以恐惧的语气报告敌人的强盛,说城镇坚固,人民高大,是“吞噬居民”的地方,还提到巨人阿纳克的后裔(户13:27-28,32-33)。
(《童贞玛利亚玫瑰经》宗教牧函和《论救主之母》通谕)它要求祈祷者运用想象力,如同“心灵的电影”,进入耶稣和玛利亚生命中的各个场景:从纳匝肋的谦卑小屋,到加尔瓦略山的惊心时刻,到复活清晨的荣耀光辉,再到晚餐厅的体血纪念
历史上,无数西班牙圣人,如圣十字若望、圣女大德兰、圣依纳爵·罗耀拉等,都曾前来此地朝圣,表达他们对圣柱圣母的敬爱。
在出谷纪中(出十五19—21),这件事被详细叙述,当他们在干地上越过了红海,他们看见埃及人被海水淹没,梅瑟和亚郎的姐妹米黎盎和其他的妇女随着这首歌起舞欢唱:我要歌颂上主,因为他获得全胜,将战马和骑士投于海中
他们后面是男教友、修女、修士、神父、主教,真福亚松达两米多高的彩色画像由八位青年小伙子骄傲地抬在肩上,兴高采烈地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