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于上周三刚结束关于圣神七恩的要理讲授,从本周开始,他将陆续讲解以教会为主题的新系列。 教宗从旧约有关亚巴郎蒙天主召叫,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另一个地方去的记载,反思教会的主题。
教友们,生活在将临期的礼仪中,通过默想关于不可思议的爱,与圣母一起去等待她的儿子的来临……我们必须在祈祷中等待,在喜悦中赞美。
这些文告大多是关于圣地的和平、全球化、恐怖主义、联合国、人权、妇女权利、劳工权益、经济发展、生命权、国际外交等重大议题为主题。
教宗解释说,这些是关于人类存在的问题,教会的牧灵行动应该在信德之光的启发下,注视着十字苦像来回答这些问题。十字苦像完全彰显了天主父的拯救奥迹,祂为了爱人类,不惜牺牲自己的圣子。
关于圣体圣事的奇迹,圣教会的历史上记载的比较多。1356年4月25日清晨,一位神父在圣本笃修女会圣堂做弥撒,成圣体开始,他对基督真的隐藏在圣体内有片刻的怀疑。当掰开圣体时,鲜血从分开的圣体边缘滴下来。
这真是一个关于永生的美好期盼。★★★于是,又想起教宗的棺材,那只停放于圣伯多禄广场上简朴至极的木箱。它紧贴着慈母般的大地,其上是淡蓝色的春风、自由安详的鸽群、如女声合唱般圣洁又深邃的天穹。
关于教宗本笃十六世选择在卸白衣主日,同时也是天主慈悲主日,在祭台上光荣他的前任伯多禄继承人时,奥德尔蒙席说:答:这不是巧合或是偶然,而是圣座深思熟虑后做的选择。
关于在克罗地亚殉道真福斯捷皮纳奇枢机墓前的祈祷,教宗说:他以基督之名先是勇敢地抵制了纳粹和法西斯,后来反对共产政权的滥用职权。在这位真福见证的光照下,教宗鼓励主教和司铎们重振使徒工作。
关于告明的重要,教父们和那时的作家也提到了这点。教父戴尔都良把不愿在司铎前告罪的教友,比作一个病人不愿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医生而甘愿死亡。
一、诚信:关于诚信,我的理解是,无论为人或做事,都要诚实守信,即《论语》中的言必行,行必果。古人云:人无信不立。《论语·为政》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先哲们早已将诚信提到为政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