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拉丁文educere)词源的实际意思,是“引导出”:耶稣的门徒(包括我们)也需要舍弃狭隘的自我、自私的思维及框架,并开始一趟能引导我们到达天主内心的恩宠之旅。
教宗于是指出:“事实上生活一直就是在做选择,在诚实与不诚实、忠信与不忠信、自私和利他、善与恶之间作抉择。
教宗指出:“若我们发现司铎没有服务的能力,或许这些司铎是自私之人,他们多少走上了“企业家”的路,就失去了成为门徒的能力:觉得自己是老板。”
甲:那就应该抛弃“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旁人瓦上霜”的陈腐庸俗自私观念。乙:那就应当常怀“人溺己溺,人饥己饥”,替人分忧解难的恻隐、悲悯真挚情感。
强而有力的天主在我的身边,在一切事上满足了我,祂是多么迷人;软弱的天主为了爱而死在十字架上,要求我也克服各种自私,为了世界的得救而献出生命,祂也是令人不安的天主。”
这火烧掉我们心中的冷漠、自私与妥协,也点燃我们内心对真理的渴望和行动的勇气。二、“洗礼”与“焦急”——耶稣对救赎的深情渴望耶稣接着说:“我有应受的洗礼,我是如何焦急,直到这事完成!”
◆一个人,越追求智慧,越知道自己的愚昧;越追求正直,越知道自己的虚伪;越追求宽广,越知道自己的狭隘;越追求无私,越知道自己的自私;越追求圣洁,越知道自己的污秽。
这样的盲点,不外是因为人性的狭隘、自私、虚伪和对天主、教会及世界的本质理解错误而导致的。
我只是躲藏了起来,现在又现身了,我,还是原来的我,充满了骄傲和自私,一如既往的爱慕虚荣,唯利是图,贪恋世俗,脾气暴躁……还是那么的没有爱心,甚至冷酷。
我催它,我吓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神看着我……我泪流满面,突然发现,自己竟然那么自私!原来,上帝交给我一个美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