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陕北的靖边县毛团村也未能幸免,抄堂之日,红卫兵把圣堂变成了俱乐部,祭台部分成了舞台,更衣所变成了后台,更衣所的祭品和圣物,装进了木箱,堆到一个角落。
机会总会眷顾那些准备好并且积极争取它的人,终于在主的安排下我参加了河北进德公益心理辅导梯队深入四川灾区一线,最近又奔赴陕北榆林定边堆子梁,安抚11位因煤气中毒而死的孩子的家属,实现了我服务遭难者的心愿。
由于历史原因,陕北整个教区教友信仰素质相对不高,张神父说道:培养教友,提高信仰迫在眉睫,每一天也都是我的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在杨晓亭主教的带领下,在全体神父的齐心努力下,延安教区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
在陕北的十年中,神父像孺子牛一样默默无闻地耕耘,在高山之巅,在丛林深处,都有他的足迹,每一个脚印都是他对信仰的浇灌,神父说过,含泪播种的必会含笑收割,是的,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验证了这句圣言。
本家人害怕遭连累没有一个人敢去探望神父,只有马会长自己背着干粮、带着水壶去陕北看望受苦受难的神父哥哥。那时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大部分路途都是靠人步行,马会长一走就是40多天。
从陕北的变化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变化。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中国的广袤乡野,一场历史性的接续奋斗,正在全面推进。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1938年11月23日,日军在回民开斋节期间以清真寺为目标,对西安回民的野蛮轰炸,造成重大伤亡,激起了全国回族同胞的极大愤慨,西安骡马市的回族同胞们冒着生命危险,先后给陕北购买粮食驮骡六七千匹,军马600
据新华网报道12月1日晚陕北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中学发生惨剧,12名女学生因取暖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导致11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名中毒学生还在抢救之中。
病榻上的兰石神父一、为振兴教会倾注全部心血由咸阳到陕北的312国道,在泾河上有个大渡口——修石渡,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泾河大桥未通,所有行人、马车、汽车均由此渡口摆渡。
后来又被运往陕北煤矿挖煤,日子更为辛苦。但在那里却有天主特别的恩赐,他见到了志同道合的“战友”们———龙德寿、赵玉立、余志毅、李镜峰、李本笃、马文道等神父和杜前进、范生华教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