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的双膝没有像以往那样疼痛,几年前腰腿疼的病让我不能走远路,而今天却能登山走完全程,太神奇了,我想可能是我带着病来朝拜的诚意感动了耶稣,是耶稣赐予我的力量和信心,也是他让我神奇地完成了这个
会长见我情绪低落,问知情况后坦诚地鼓励我:“可能是质量不高,也可能是报社不需要这类文稿,但是咱们教堂办的读经学习班,可最需要为主见证的材料。”
事实上,基督徒的希望的现实性并不在于摆脱苦难本身——没有任何宗教或者哲学理论能够使人实际地摆脱苦难,除非死亡——而在于摆脱苦难和死亡所产生的空虚与惧怕的俘虏。
在开场讲话中,杨家堡堂区主任司铎刘建刚神父指出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及愿景,希望通过本次交流活动在教区层面推行教会礼仪的精神,将更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统一规划传递到一线的唱经员身上,使其更好地服务天主。
不知不觉地,我们的读经活动已经进行了100天!这100天里,我们读了“若望福音”、“创世纪”、“格林多前书”、“格林多后书”。73卷的圣经我们已经读了4卷,即4/73。
与此同时,这也尊重了我们的自由,因为信德并非自然而然地赐下,却与我们的投入有所关联。信德「要求你亲身参与、全然投入」。「它是一份需要加以期盼的恩典;在本质上,它是需要被爱的天主圣爱」。
作为耶稣的门徒的我们,虽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却谦卑但倔强地继续努力试试,将信仰与生活、言行结合起来,因为意识到所要求我们的,并不是我们的完美或不完美,而是自己内心的信念:若我们更紧密地跟随耶稣,我们更会经验人生是有意义的
又按2016年教廷圣职部公布的《司铎圣召的礼物》中所载:“每个‘司铎’候选人的成熟程度,以及培育时机,应授予修生们读经职和辅祭职,好让他们履行一段时间的职务,更好地准备将来服务于天主圣言和祭台。
她回忆起与一位年长的修女分享一张已经有60年的照片,她惊讶地说:“我记得那天!这位在我左边的年长修女沉浸在思绪中,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她心中收到的答案是:耶稣作为人类,那时必然地因暴力而痛苦到极点,因此请求天父代祂完成那复杂“宽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