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牧灵与传福
2024-07-19

有的教区只有号称的三千左右的教友,主日天实到圣堂的不到五百人,十几位神父和修女却只会“守家业”!在基督徒人数很多的地区,为了更好地管理照顾教友们,他们当然需要学习牧灵。

圣家“圣”在哪里?
2024-12-27

我们的孩子不会在荒郊野外出生,我们的家庭不需要到处逃亡,我们去圣堂不需要长途步行,更不需要走几天的路程,我们也没有遭受像圣家一样的迫害……同时,我们自领洗后,罪过被赦免了,也充满了恩宠,成为天主的儿女。

国内外神长教友看教宗
2014-03-12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想法、规范、庆典和传统占据了中心位置,甚至变得比福音还重要,教宗方济各把我们带回到福音的新景象。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一
2011-12-16

点蜡烛的意义是表达喜庆,表达庆典的标记,也表达神圣的标记,所以烛光已形成教会长期以来的一个标记,而且它的火苗是自然的,如果用电去取代它,等于在改变它的标记。

窦腾神父分享异乡福传
2018-05-30

庆典的最精彩的部分在接近中午时分进行,参加仪式的男士们赤着脚,争先恐后去抢抬这尊圣像,数百万民众看到耶稣像被抬出来,就会立刻拼命地往前推挤,希望可以触摸到圣像,得到平安和祝福。

复活的子民
2024-03-30

复活节三日庆典让我们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感觉,从希望到惜别、从苦难到死亡、从似乎绝望到主的复活。

教宗方济各第8届世界穷人日文告
2024-11-06

绝大多数穷人都对信仰特别开放;他们需要天主,我们不得不给他们提供天主的友情、祝福、祂的话语、圣事庆典、成长之旅,以及信德上的成熟。

基基团:堂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信仰生命体
2025-07-15

当这些充满活力的“小细胞”共同参与堂区重要活动(如节日庆典、礼仪、学习等)时,整个堂区便呈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基于真实关系的共融氛围,真正体现了“我们众人在基督内,都是一个身体”(罗12:5)的奥迹。

“梵二”会议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对梵二大公会议的接纳
2012-04-16

1.梵二会议和中国教会的重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教会经历了一个重建的时期,圣堂得以恢复或重建,礼仪生活也慢慢恢复,丰富起来。

特稿:那一刻,生命之爱定格于永恒
2013-12-16

本笃庄新建圣堂里的吊灯、射灯、圣体灯等,都是由陈增良教友帮忙安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