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维主教也借此分享了当日的福音,他说:玛利亚玛达肋纳怀着一份对耶稣的深情,天还没亮,就来到坟墓那里。
吴成才枢机在圣若瑟堂参加宗教对话活动即使在长期以来一直位居世界最富裕国家排名前列的新加坡,托付给教会的宣讲救恩的使命也不是靠“人类智慧的演讲”(安提约基亚的圣依纳爵),而是通过爱基督的谦卑之心的见证。
这位来自穷乡僻壤小纳匝肋的年轻木匠,不仅讲话有权威、能治病行奇迹、能驱魔,而且能复活死人等,令当时的犹太整个社会震惊而轰动。
主内的弟兄姐妹们,如果你还在信仰上徘徊,如果你还生活在信仰的盲区,如果你还在世俗上奔波,而把信仰置之脑后希望你也来参加门徒班,也许这就是你生命的转折点,也许这就是你重生的机会,也许这就是你人生美好的开始
如果这人有能力的话就送出去深造,告诉他说:我希望你将来就是做这份工作。如果主教做出这样的邀请,被邀请的人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读书的时候,就会把将来的工作和使命放在眼前,就会增加学习的动力。
阿伦特在亲历了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审判后说:恶是平庸的。 我们也许还可以说的更功利一点。
今天我们遵照主的应许,抓住摆在我们面前的希望(参阅希6:17-18),展望佘山修院的未来和她美好的前景。
这个故事好到让西默斯·希尼(SeamusHeaney)为它写了首诗。...他的心灵中有距离吗?独自一人,在爱的深河中镜面清澈,他祈祷说:"辛劳却不求回报"。
在基督信仰著作中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安提约基雅的依纳爵的著作中:“主教在哪里,基督就在那里;基督在哪里,至公的教会就在那里”(《致斯米纳教会书信》八2)。
就在历经司铎、主教、枢机主教及教宗的生命历程中,若瑟•拉辛格/教宗本笃十六世(教宗本人在《纳匝肋人耶稣》中的署名)经历了无数次的转身。一一次身份的改变,都让他更深入于信仰的内核:植根于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