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炼灵月——慎终追远(二)
2009-11-17

死于自己意味着,心里不断反省,不断理清开始堕落的自我,特别是当今社会中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和世俗潮流对人的影响,人变得特别浮躁、空虚,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我们不能静下心来。

因意外的丧亡 叹流行的荒唐
2010-10-14

就像近来时兴的清代长袍短褂回归风,故意把短衣套在长衣上边,既不文明又不雅观,但很多随风倒却争相仿效,将此视为潮流。遭人批评时还振振有词说:能流行就说明很好!套用一句揶揄反讥之言:那流行感冒也一定很好!

教宗访匈牙利:犹太人与基督徒应推广友爱的教育
2021-09-13

我们要一起努力推广友爱的教育,不让那些有意摧毁友爱的仇恨潮流占据上风。”教宗接着提到反犹太主义的威胁,并指出“导火线必须掐断”。“然而,化解这威胁的最佳方法,是积极地携手合作、推动友爱精神”。

司祭,您往哪里去?
2007-03-20

司祭生活与祈祷  身为司祭者,面对潮流的冲击与挑战,要自问我是否如同基督一样爱教会(弗5:22-32)?!

从不培养闺女谈起
2007-11-14

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教会乐队冲破禁区,大胆实践探索,取得了操作性很强的,顺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和福传工作需要的办法经验,在贺堂发愿的礼仪中,乐队一改过去轰炸式的大齐奏,配备了弦乐、木管,加上原来的铜管,以交响乐队形式出现在弥撒中

专稿: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
2014-10-03

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为了在中国的天主教,我会效法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学懂得国人的酱缸文化。这酱缸文化,在柏杨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教宗:以新科技、新关系为下届世界社会传播日主题
2008-10-06

促进尊重、对话及友谊的文化。教宗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目前在世界上发生的事,就是新科技对建立和增进人类彼此的社会关系非常有用。

杨慧林教授在第四届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的致辞
2014-11-19

这次来到石家庄开会让我特别想到河北信德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大概七八年前,陈秀芳主席担任河北省委统战部部长的时候,也是在河北开了几次由张士江神父操办的学术会议,给我的印象非常深。

圣经与圣体圣事 生命的泉源
2004-09-26

1、死亡的文化在圣父若望·保禄二世的《生命的福音通谕》内,教宗指点出今日世界中死亡的文化(见通谕第21号)。二零零一年九月美国世贸中心的摧毁,清楚地说明圣父分析世界事务的真情及正确性。

耶路撒冷跨宗教论坛:和平是天主的梦想,天主将亲自实现和平
2017-07-19

因此,各个团体的叙述需要以某种方式得到各方的认可,好能走出那种唯我独有的观念或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