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事,自己所走过的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经历了大喜大悲,甚至生离死别。作为一个天主的儿女,虽然伤痕累累,但对我来说,却还不至于丢失了信德。
’(路5:8)宴席上,耶稣和罪人们坐在一起,身边是蒙召的肋未和许多的税吏,在这里,耶稣向世人说出他为何来到世上,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
而法利赛人在祭台前的祈祷更把这种态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他说:我感谢祢,因为我不像其他的人(路十八11)。教宗指出,他注视着自己被意识形态粉饰的灵魂而感谢上主。因此,真正的安慰需要他者性。
教宗强调:“这就是耶稣自己所走过的路,而圣人圣女们虽然知道自己人性的有限,却也努力步武他的芳踪。
「在教会内,特别是在初期教会,许多事还不清楚时,存在著『我们是义人,别人是罪人』的态度。这种『我们和别人』,就是分裂」。这是「教会的一种疾病,源自于意识型态或者宗教的分门别派」。
妇女们赶快奔跑,路途中耶稣迎上她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报告我的兄弟们,叫他们往加里肋亚去,他们要在那里看见我(10节)。你们不要害怕,不要畏惧:这声音鼓励我们打开心门,去接纳这宣报。
前年五月二十三,正好入教一周年,当时的我,对主耶稣基督所讲道理和所行事迹,都是一知半解。谈不上对主有多欣敬虔诚。心里只有一种念想,大家信我也信着看。这时,教友组织去上海佘山圣母山朝圣。
我们基督徒天天在做着世人不可理解的善事,如不留姓名奉献善款去支援灾区,不怕传染为麻风病人和艾滋病人服务,不怕麻烦为孤老残疾人当志愿守护人;儿媳妇无怨无悔无微不至地伺候在屎尿失禁的婆婆床边;一个神父从他晋铎的第一天开始,就要随时被叫去行圣事
教宗指出,基督徒的生活不能空有白日梦和美好盼望,却要落实具体使命,以承行天主的旨意,真正地爱近人,而不只是高谈阔论。
圣体留在祭台,主祭念完领圣体后经为圣体献香(此时共祭神父跪于原处,祭台前准备五个跪垫)主祭献香后披上披肩,双手捧起圣体游行,到目的后主礼放下圣体,接着拜圣体.圣周五—主受难日礼节纪念救主受难拜苦路圣堂中礼仪安排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