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入耶稣会文学院学习。1943年,入耶稣会圣额我略大学分校献县哲学院就读,获哲学硕士学位。1946年9月因品学兼优,才能出众,被简任为工商学院中学部训育主任,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为此,从学习耶稣方面讲,我们应该相信,祈祷,那才是我们信仰表达的最好方式,是我们坚持信仰的动力,是我们背起十字架的勇气,因而我们要加强祈祷,时时事事祈祷;但从后一层意义讲,耶稣没有教给我们更多的固定经文
有的人参加圣神同祷会,藉着神恩的帮助,自己在灵性上有了成长,就认为不必参加弥撒、也不必领圣事了。有的人只顾追求得到神恩,而疏忽了自己在灵修生活上的其他责任。
1932年入威县赵庄永年教区小修院,在此期间,与张安太修士和宁振国修士共同学习眼科,作为修士的另一项技能。1937年,到献县大修院攻读哲学,1938年秋,随哲学院迁至河间府继续读书。
上千名学生中,我是唯一的平信徒,其他都是来自不同修会的修女。她们身着会衣的颜色样式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来自世界不同的教区,犹如一个具有不同神恩的国际大修会,一个欢快的大家庭。
有一次我们村的天主教友给我说:“你信仰天主吧,信天主心情会好的,天主会照顾你的,慢慢的病痛也会少了,也会好了。”我那个时候就给天主讲条件:“如果信天主可以治好我脉管炎的病,我就相信。”
耶稣的这段话是在门徒福传归来后(上两个主日的福音是关于耶稣派遣门徒福传——玛10),受感动而发的,祂知道什么样的人不肯接受福音,什么样的人会欣然接受福音。
义工在分享时纷纷表态:要用生命传递生命、鼓励生命、建树生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经验、不断地改变,要全力以赴为教会的复兴去拼搏、奋斗。培训结束前,在神父、会长的主持下,选举了首任义工团团长,任期一年。
这封由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署名的信函指出,教宗方济各「欣然」接获这场会议的消息,并引用《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中的话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我们在家庭中学习与他人共处和互相归属,无视彼此的差异。」
勤学习,不偷懒。书为友,笔为伴。添情趣,度晚年。学圣经,经常翻。老有为,莫等闲。好身板,做铺垫。教子女,守规范。坚信仰,要当先。老夫妻,晚景妍。好伴侣,共忧患。家庭和,苦也甜。孝父母,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