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9月5日,他在《民报》发表《俱分进化论》一文,对当时的进化论热予以审视,对西方现代文明进入中国后可能产生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予以预测。
我在NewTheologyReview发表论文,也是经吉姆的修改下推荐过去的,这是我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英文论文,让我有了更大的学术自信。
科学研究机构或宗教院校获得博士学位且担任讲师二年以上,或担任讲师五年以上;(二)治学严谨,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科研、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三)掌握一门外国语或古汉语或民族语言;(四)发表过有一定水平的研究论文
一路上孙神父很少讲话,有郭神父和薛神父两位前辈神父在他身边,他静静地听他们俩人一搭一唱的谈话。两位老神父十来岁时,就加入了圣言会的大家庭。
1923年夏,厄玛奴尔‧罗弼雅神父听到从中国神慰院到他所在的修院拜访的汪院长(DomLouisBrun)的讲话,有关中国修院的介绍,并强调在传道区建立默观修院的迫切需要。
说的真好,随后的旅程,我们就经验了导圣的历程,修女侃侃而谈,娓娓道来,领队却不太讲话,默默陪伴,与我之前印象中的新教弟兄姐妹大大不同(原来新教的弟兄也有安静,哈哈),一路不辞辛苦的替我们摄录下来50GB
答案是:在那时刻,耶稣实践了祂先前在有关善牧的讲话中所宣布的事:“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我有权舍掉它,我也有权再取回它来”(若10,18)。
3、认出主耶稣当时的人认出了主耶稣的特别之处:祂给人新的教训,讲话有权威,连魔鬼也听从祂。那么,今天如何认出主耶稣在我们中间的临在呢?
显然,教宗的八一通电选择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发表,获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在中国信徒、普通民众和南京政府方面获得的支持和好感颇为明显。
刊物内容以文章为主,但对时事发生的有关灵修或教义问题常有及时的文章,或见证发表,颇受读者赞赏。 目前每期印四千五百份,免费分送北美各堂区,也有读者主动转寄到中国大陆、港台及其他地区。